公共文化新空間有溫度聚能量
山西長治潞城區:
公共文化新空間有溫度聚能量
“小朋友們,大家上周都讀了什么書呀?誰來分享一下?”
“老師,我來分享……”
在山西省長治市潞城區學府社區里,30平方米的閱讀空間十分溫馨,每周一次的親子閱讀活動如期而至。小朋友在家長的陪伴下參加親子繪本閱讀活動,積極分享著各自最喜愛的圖書、故事。
“離家近,活動多”,是如今潞城區不少周末帶著孩子去社區閱覽室的家長的心聲。據悉,潞城區通過社區黨委書記領辦文化課題,依托區、街道、社區三級黨群服務中心開展了一批新型公共文化服務項目,形成了“黨建引領+文化服務”的新模式。
門前連街市,屋后聞書聲。隨著潞城區“15分鐘閱讀圈”的穩步推進,全區居民隨時都能“轉角遇書屋”,在包括黨群服務中心閱覽室和9個社區閱覽室在內的10個“文化糧倉”里收獲高品質的閱讀體驗。
這些閱讀空間,無處不透露著對居民尤其是“一老一小”兩類群體精神文化生活的關懷。
開頭所提的學府社區閱覽室面積雖然不大,但是3000余冊藏書涵蓋歷史地理、人文科學、文學藝術、兒童繪本等10余種類別,同時配有各種數字閱讀設備,成了轄區居民認可的親子活動地。平時,這里免費向社區居民開放,周末還會定期舉辦各種閱讀活動。
不同于學府社區閱覽室的斑斕童趣,與之相鄰1公里的東華社區內,紅色閱讀角為居民開辟了一處文化“世外桃源”。該社區打造“紅色陣地”黨建品牌,除科普教育、法律常識、經典文學等常規書柜之外,還專門開辟黨員學習陣地,設置紅色書柜,配備了一系列黨史學習教育書籍與紅色書籍,不斷把社區書屋打造成為基層黨員學習教育的新陣地。
值得一提的是,東華社區推出的閱讀積分兌換制度掀起了轄區居民閱讀的高潮。居民在社區讀書室打卡、閱讀書籍、分享讀書心得體會都可以獲得積分,兌換禮品,活動受到不少讀者點贊,社區書屋內也因此書香四溢、人氣十足。
潞城區構建的公共文化服務新空間并不只有閱覽室。今年,在潞城區科學技術協會的支持和指導下,濱河社區建起一座以“航天航空”為主題的社區科普館,劃分出航天科普區、互動體驗區、多媒體互動區、閱讀繪本區等,并精心打造“航天夢”系列主題活動。
“從宇宙星河到中國航天發展的天文知識,從磁懸浮燈泡到輝光球的物理知識,孩子們對我們的科普活動非常感興趣。”濱河社區負責人介紹,孩子們不僅可以參觀,還可以制作手工、閱讀科普書籍、觀看航天模型、了解物理知識、體驗科技設備。
濱河社區書記郭峰表示,下一步,社區將不斷完善科普內容和形式,豐富科普設備,持續積極開展科普志愿服務活動,擴大科普社會覆蓋面,多措并舉提升科普服務水平,吸引更多群體前來參觀學習,實現科普零距離、全覆蓋。
比起常在休息日出現的青少年,老年人是這些社區公共文化服務新空間的常客。為了豐富全區老年群體的生活,潞城區老年大學在9個城市黨群服務中心下設教學點,開設形體、書法、朗誦、合唱等10余門課程,讓老年人可以繼續學習和享受文化的滋養,滿足了老年人多元化的需求。
退休干部孟志勤在參加教學點的國畫課程中,不僅學到了繪畫技巧,還結識了其他對繪畫感興趣的老年朋友。他認為,這些學習課程成為老年人之間交流的橋梁,拉近了彼此的距離,豐富了生活內容。同時,這種積極的社交互動有助于減輕老年人的孤獨感,營造了積極向上的文化氛圍。
“你們有沒有一大早搬著小板凳排隊去領免費的雞蛋啊,你以為占便宜了,其實你的免費雞蛋老貴了?!睘榱吮Wo好老百姓的“養老錢”,東華社區積極倡導與社會組織文化共建,和潞城區曲藝家協會共同舉辦“預防養老詐騙”情景講座,用逗趣的相聲增強老年人防詐反詐意識。
在一場場文化活動中,這些公共文化服務新空間逐漸“紅”起來、“熱”起來、“活”起來。據悉,潞城區將持續提升公共文化服務供給能力,將公共文化服務不斷向基層末梢延伸,以推進全民閱讀、全域閱讀、共享閱讀為出發點與落腳點,穩步打造“15分鐘閱讀圈”,讓優質閱讀服務覆蓋更廣,為廣大群眾提供高品質閱讀生活。(本報駐山西實習記者 朱萌 通訊員 晉貝貝 郜文?。?/p>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