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時政

      明清時期蘇州的人文經濟實踐——以“蘇作”為中心

      發布時間:2023-12-04 10:39: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作者:王衛平(蘇州大學社會學院教授)

        人文經濟或文化經濟是人文經濟學的核心概念。人文經濟學主張經濟與人文的互動,強調文化包括道德力量、人文關懷等在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以文化為軸心,以經濟為動力,實現市場價值和文化價值的共贏,推動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蘇州具有悠久而燦爛的歷史文化,明清時期的蘇州,經濟結構出現了某種程度上的“轉型升級”,即從過去的農業重心發展為以工商業為中心。以往學界總是從地理環境、交通、市場等方面研究蘇州工商業的發展情況,其實還可以打開思路,從更多角度探究其深層原因,筆者以為,蘇州工商業的發展與人文的深度滲入密切相關。

        明清時期蘇州手工業發達,突出地表現為生產規模擴大、行業增多、分工趨細、產品質量提高以及生產方式的變化等方面。康熙《蘇州府志·風俗》有謂:“吳中男子多工藝事,各有專家,雖尋常器物,出其手制,精工必倍于他所。女子善操作,織紉刺繡,工巧百出,他處效之者莫能及也。”據碑刻資料的粗略統計,蘇州的手工業行業有絲織業、刺繡業、踹布業、染布業、冶金業、造紙業、刻書業、蠟燭業、玉作業、木作業、裝裱業等數十種。基于經濟基礎雄厚、文化發達以及在此基礎上追求時尚的社會背景,手工業者多能秉承工匠精神,致力于技術創新,追求產品質量,樹立品牌意識,使得不少手工業產品擺脫“技”與“術”的范疇,而達于“藝”與“道”的境界。當時蘇州的手工業產品許多都可以藝術品視之,代表了一種時尚、一種品味,由此出現了一個當時頗為流行的專用名詞——“蘇作”,用我們今天的話來說就是“蘇州制造”。“蘇作”產品種類繁多,本文難以盡述,僅略舉裝裱、玉作以及蘇式家具等幾個行業以見文化與經濟的深度互動。

         一

        裝裱業是明清時期蘇州頗為發達并最具特色的技藝行業之一,時人記述中認為“裝潢以本朝(指清朝)為第一,各省之中以蘇工為第一”“吳裝最善,他處無及焉”。眾所周知,明清時期蘇州的書畫藝術興盛,“吳門書派”“吳門畫派”聞名遐邇。而書畫必經裝裱才能保存收藏,所謂“書畫不裝潢,既乾損絹素,裝潢不精好,更剝蝕古香”。由此促進了裝裱業的興起與興盛,涌現出不少為人稱道的裝裱大師,如晚明裱褙師湯臣,被譽為“國朝第一手”,“博雅多識,尤妙賞鑒家”;一代文豪王世貞“家多珍秘,深究裝潢”,“有強氏者精此藝,弇州延為上賓,居于家園”;清代“吳中多藏鑒之家,惟顧元方篤于裝潢”;吳縣人吳文玉“以裝潢擅名一時”等。這些裝裱匠師都具有較為深厚的文化基礎,對書畫藝術有較深的感悟,有的甚至能書會畫,如明代徐海門“有巧思,往來湖海間,覓殘碑斷碣,裝潢成帖,鬻好事者以為常。因精研拓搨楮墨之訣,鐫成《寶晉齋法帖》十卷,幾于奪真”;清代王蟠,交結豪門,“所見古玩甚多,兼得其緒論,以此善于鑒別,其裝潢書畫之外,尤長制諸器物”。由于這些匠師技藝高超,識見不凡,喜歡收藏的權貴文人也樂于結識,甚至“厚遣儀幣”“延為上賓”,給予足夠的尊重。明末清初周嘉胄在《裝潢志》中曾提及多人,如富商汪景純,好文學,喜收藏,得王右軍真跡,遂“往聘湯氏,厚遣儀幣,張筵下拜”。又因湯氏其人“慷慨誠篤”,故而“士大夫多與之游”;李周生得《惠山招隱圖》,“延莊希叔重裝,先具十緡為聘,新設床帳,百凡豐給,以上賓待之”;前述王世貞“延強氏為座,主賓贈貽甚厚”,因王世貞的文化地位與影響力,以致影響一時風氣,“一時好事,靡然向風,知裝潢之道足重矣”。所以,周嘉胄認為吳中裝裱業雖獨步天下,師匠眾多且技藝精湛,但“亦必主人精審,于中參究,料用盡善,一一從心,乃得相成合美”。正是文人士大夫與裝裱匠師的協力合作、共同參究,才相得益彰,造就了蘇州裝裱業的全國第一地位。

        自晚明時起,蘇州的書畫文物收藏之風盛行,權貴之家、文人士大夫以及富商大賈爭相趨奉,乾隆《吳縣志·風俗》有謂:“富貴之家多收藏古玩,名曰‘骨董’,或畫或字或器皿,尺幅寸縑,貴踰拱璧,一瓶一碗,珍若連城”。這是蘇州裝裱行業興盛的社會基礎。限于資料,我們無法量化裝裱業經濟體量,但從“吳中千百之家”從事裝裱的情況,以及“酬贐甚厚”“厚遣儀幣”等收入待遇,大概可以窺知這一行業的市場規模。更為重要的是,裝裱業的興盛還推動了絲織、紙張等行業的同步發展。書畫裝裱離不開絲織材料。蘇州是絲綢之府,絲織業生產本就發達。裝裱業用料考究,由于書畫裝裱裱心及裝飾掛軸等多采用織錦和綾絹,因此裝裱業的繁榮必然刺激絲織業的進一步發展。王鰲《姑蘇志》中即曾提及,“今吳中所織海馬、云鶴、寶相花、方勝之類,五色眩耀,工巧殊過,猶勝于古”。其中的紫白落花流水錦,專門“充裝潢卷冊之用”。蘇州手工藝行業之間的相互依存、相互促進,亦于此可見。

         二

        蘇州是明清時期玉作業的中心,水平之高居于全國之冠,所謂“良工雖集京師,工巧則推蘇郡”。蘇州閶門專諸巷及天庫前吊橋一帶分布著為數眾多的作坊店鋪,琢玉之聲“晝夜不停,比戶可聞”。據民國時人所述,清朝末年“蘇地業此者三數百,商而工則三千余人”。乾隆皇帝南巡時多次到過專諸巷一帶,并留下不少詩文,如“專諸巷里工匠紛,爭出新樣無窮盡”,“量質作新器,求師述古風。專諸多巧匠,無可用精工”等。蘇州的琢玉工匠因為技藝精湛而得到皇帝的賞識,許多工匠被征用到皇宮中從事制玉工作。有學者根據宮中檔案統計,僅乾隆年間宮廷造辦處從蘇州征調的玉工就有18批次近40人。他們不僅負責宮中的玉器制作,還負責咨詢和培訓。如此一來,促進了南方與北方玉雕技藝的交流,也促進了宮中審美意趣與蘇州玉雕藝術的有機融合。

        蘇州琢玉業的繁盛,造就了一批身懷絕技的工匠,如陸子岡、周爾森、江皜臣、姚宗仁等,尤以陸子岡聲名最著。陸子岡活躍于明代中后期,有“碾玉妙手”之稱。有學者評價他“名氣之大在中國琢玉史上是獨一無二的”。他所制作的玉器,價格昂貴,“皆比常價再倍”。而據地方志記載,陸子岡所造水仙玉簪,“玲瓏奇巧,花莖細如毫發”,價錢“一枝值五十六金”。其所以如此,當與其制作具有濃郁的文化韻味有關。陸子岡“名聞朝野”,能“與士大夫抗禮”,表明他不僅具有高超的技藝,而且有較為深厚的學養。根據對陸子岡傳世作品的研究,學者認為其“憑借自身對書畫藝術的修為,首創了‘詩書畫印’于一體的新型玉佩‘子岡牌’,一改明代玉器的陳腐俗氣,引領了蘇州風格的玉器,得到當時縉紳的欣賞”,由此“陸子岡所擅長的‘詩書畫印’入玉設計與平面減地技法,成為后世玉工沿襲和傳承的主要載體,子岡牌成了玉行四百年來長興不衰的經典之作”(張玉甫:《正說明代玉雕大師陸子岡》,《文物鑒定與鑒賞》2019年第22期)。

         三

        家具制造業是明清時期蘇州最為發達的行業之一,“蘇式家具”是明式家具的一個典型代表。晚明松江人范濂在《云間據目抄》一書中提到,松江地區的“細木家伙”多從蘇州購買,不僅豪門之家“動費萬錢”,即便“奴隸快甲之家”,亦“皆用細器”,充分反映了蘇式家具的受歡迎程度以及用途之廣。與此同時,由于蘇式家具用料考究,造型古樸,充滿文趣,具有重要的收藏價值,因此人們爭相高價收購。《陶庵夢憶》即記載,兩淮巡撫李三才看中一件鐵梨木天然幾,欲花一百五十金購買而未得,結果被別人以二百金購去。可見,蘇式家具有著廣闊的市場規模和很高的經濟價值。

        相對于其他行業,蘇式家具行業似乎更能反映人文經濟的特點。有專家對蘇式家具的文化精神進行了總結提煉,認為好古風雅之情是蘇式家具造型之美的豐富底蘊、精到周詳的“設計意匠”體現了文人造物的美學尺度、書畫詩文的情懷意境使蘇式家具獲得了精神升華(濮安國:《蘇式家具的文化精神》,《家具》2008年S1期)。好古風雅之情、“設計意匠”以及書畫詩文的情懷意境無不體現出文人的積極參與,深刻體現出文化對家具制造的滲透。

        蘇式家具的設計理念離不開文人的參與與指導。晚明時期很多文人都參與過家具等的設計,尤以文震亨最為著名。其《長物志》一書,被視為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全面探討文人士大夫生活環境藝術的著作,書中設有“幾榻”篇專門討論家具。如關于幾榻,要求“古雅可愛”,并“坐臥依憑,無不便適”;再如椅,“須照古式為之”,“宜矮不宜高,宜闊不宜狹”等。總之,要求家具既求古雅,又要實用。明末著名造園家計成《園冶》中也提出,“世之興造,專主鳩匠,獨不聞‘三分匠七分主人’諺乎?”強調了文人士大夫權貴(有能力造園之人)在造物中的主導作用,所論雖指園林建造,但也適用于家具制作。“在江南文人的眼里,生活的格調和方式,包括陳設布置、家具器物,一切皆是主人愛好、品性和審美意識的體現”(《蘇式家具的文化精神》)。可以認為,這些文人理念對蘇式家具的制造產生了深刻影響,蘇式家具實是文人士大夫與工匠共同勞動的結晶。

        家具用料追求奇品,體現天然之趣。如《長物志》中所提到的,“禪椅以天臺藤為之,或得古樹根,如虬龍詰曲臃腫,槎枒四出”,“幾以怪樹天生屈曲若環若帶之半者為之,橫生三足,出自天然”。所以,我們看到范濂《云間據目抄》中提到松江富室“凡床廚幾桌,皆用花梨、癭木、烏木”之類,花梨、烏木等均為硬木,因木性上紋理色澤多變、頗具山水之趣,深受文人喜愛,而其中的“癭木”實即干枝上有無規則結疤的樹木,不規則的花紋就像古拙山石一樣具有自然雅趣。家具造型崇尚簡樸無華,結構簡約,精雅而富于意趣。蘇式家具線條流暢,比例適度,中正穩重,放在江南園林或者普通民居中,令人感覺非常協調。圈椅、文椅、書桌、畫桌、書櫥、花幾等,均是蘇式家具中的經典造型。其中圈椅天圓地方的造型和功能上的舒適文氣,極為符合中國傳統文化“天人合一”的理念。家具裝飾豐富多樣,整體上保持文人的審美要求,力求簡潔明快,強調裝飾與整體效果的和諧統一。不少家具上留有名人詩文題簽,尤其凸顯蘇式家具的“文氣”。如文徵明弟子周公瑕在其使用的紫檀木扶手椅靠背上題詩曰:“無事此靜坐,一日如兩日。若活七十年,便是百四十。”再如南京博物院收藏的萬歷年間蘇制書桌腿部,也刻有“材美而堅,工樸而妍,假爾為憑,逸我百年”等。從中可以略窺晚明文人士大夫的文化追求和生活日常。

        康熙《蘇州府志·藝術》指出,“吳人多巧,書畫琴棋之類曰‘藝’,醫卜星相之類曰‘術’,梓匠輪輿之類曰‘技’,三者不同,其巧一也。技至乎此,進乎道矣”;《陶庵夢憶·吳中絕技》也說,陸子岡之治玉、鮑天威之治犀、朱碧山之治金銀等,“俱可上下百年保無敵手,至其厚薄、深淺、濃淡、疏密,適與后世賞鑒家之心力目力針芥相對,是豈工匠之所能辦乎?蓋技也而進乎技矣”。蘇作產品之所以如此為世人所重——并由此帶來行業的興盛,就在于它既是一種商品,又是一種藝術品,既具有實用價值,又具有藝術觀賞價值,其根本原因則是文人的參與和文化的滲透。這種“經濟文化化”與“文化經濟化”在發展經濟的同時,將“人的需要”——物質享受與精神追求置于重要位置,對于推動經濟的高質量發展、社會的和諧穩定發揮了重要作用。蘇州歷史上經濟、文化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現象,可以為現代人文經濟的互動發展提供歷史啟示。

        《光明日報》(2023年12月04日 14版)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文字幕中文字幕在线|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 国产在线观看免费视频播放器 | 精精国产XXXX视频在线播放| 污网站视频在线观看| 日韩免费一级毛片| 奇米影视7777久久精品| 国产无遮挡吃胸膜奶免费看| 卡一卡2卡3卡精品网站| 亚洲人成亚洲人成在线观看 | 日本理论片2828理论片| 男人j桶进女人p无遮挡在线观看 | 狠狠综合久久久久尤物丿| 日韩在线|中文| 外国毛片在线观看| 国产乱码一区二区三区爽爽爽| 国产午夜无码福利在线看网站| 免费a级试看片| 久久午夜电影网| 999zyz色资源站在线观看| 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在线| 欧美三级蜜桃2在线观看| 女人扒开双腿让男人捅| 天天干天天爱天天操|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无码AV大片| 人人妻人人狠人人爽|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齐齐| 131美女爱做免费毛片| 精品人妻伦一二三区久久| 日韩大片高清播放器| 国产精品毛片va一区二区三区| 公和熄小婷乱中文字幕| 久久久青草青青亚洲国产免观| 18禁男女爽爽爽午夜网站免费| 精品人妻少妇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a级毛片100部免费观看| 美女毛片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日韩高清在线不卡| 国产精品资源在线观看| 免费观看成人毛片|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观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