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宜都:打通最后150米茶山路
光明日報記者 王建宏 張銳 光明日報通訊員 周咪
“路修好了,我這把年紀還可以多采幾年茶,讓更多外地來的游客喝到咱拖溪的好茶葉!”12月3日,說起前幾天剛剛修好的150米茶山路,湖北省宜都市五眼泉鎮拖溪村二組周家垴村村民謝輝榮難掩激動的心情。
周家垴有茶山20畝,坡陡路窄,村民采茶后運輸困難,趕上雨天,山路泥濘,連下地都成問題。村里曾多次動議修這條路,卻被屢屢擱置。為啥?一是村里資金有限。二是前些年茶園收益不好,農戶們覺得沒必要為此專門修路,積極性都不高。
隨著宜都市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的推進,拖溪村被納入精品路線“兩溪兩橋”旅游環線,綠色無公害的拖溪茶葉成了來往游客爭先采購的“搶手貨”。
打通拓寬最后150米茶山路,變得尤為迫切。
10月27日,82歲的老黨員詹發益到村黨員群眾服務中心咨詢醫保政策,見駐村第一書記鄢星明和村黨支部書記劉大勇在商議主題教育的事兒,就念叨了一句:“咱們垴的茶樹都是老茶樹,就是路不行,采茶不方便……”
說者無意,聽者有心。當天下午,鄢星明召集拖溪村12戶村民一家一個代表召開屋場會。僅半小時,修路細節全部商定。
此后近一個月時間,鄢星明和村干部走訪企業,爭取到了50方混凝土,村民們則騰地騰田,清理雜草,修整溝坎,為澆筑做好準備……
11月29日上午8點半,混凝土送到,早早等在那里的12戶村民立即拿起工具蜂擁而上,與村干部、駐村工作隊一起,熱火朝天地干了起來……下午6點,這段150米的茶山公路完成硬化。
鄢星明感慨:“這150米茶山路,不僅是一條田間生產路,也是一條體現民意的民心路。”
據了解,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宜都市持續深化“下基層、察民情、解民憂、暖民心”實踐活動,截至目前,市鎮兩級黨員領導干部清單化領辦的民生實事、小事共計400余件,辦結率85%,將力爭在年底前全部完成。
《光明日報》(2023年12月06日 03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