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京劇院:讓更多年輕演員站到舞臺中央
11月中旬,山東省京劇院創排的京劇《燕翼堂》亮相第十八屆中國戲劇節,舞臺上年輕演員的表現讓觀眾眼前一亮。
如今,諸多后起之秀已經成為山東省京劇院名副其實的“臺柱子”。大型作品立項之初,院內“老人指路、新人上場”的運作齒輪就開始轉動。合理的人才梯隊建設模式,也幫助該院近年來涌現一批力作。
《燕翼堂》是近年來山東舞臺藝術創作的代表性作品之一。其根據沂蒙老區真實故事改編,熱情謳歌了一個傳統家族涅槃重生的歷程,是對沂蒙精神的一次全新闡釋。
《燕翼堂》一個亮點是中青年骨干演員擔任主要角色。近幾年,熟悉山東省京劇院的觀眾經常在演出落幕之后與下場的中青年骨干演員交流,跟他們合影。山東省京劇院相關負責人說,精品所收獲的不僅要有掌聲,更要有觀眾對這家院團發展的希望。
院團發展的希望來源于年輕人。2019年以來,山東省京劇院尊重戲劇藝術發展規律,在人才培養方面做文章,將每一場演出都作為年輕演員學習成長的機會。
《奇襲白虎團》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現代京劇舞臺的代表性作品,也是業界公認排演難度極大的劇目之一,一個主要原因就是作品主要角色“嚴偉才”要求演員能文能武、能唱能打;同時,劇中多個高難度動作的“戲核”對演員充滿挑戰性。
山東省京劇院以超前意識部署人才培養工作,在《奇襲白虎團》復排期間發揮了重要作用。一批年輕人在老藝術家指導下,勇敢站上舞臺中央,成為新時代的劇院“臺柱子”。與此同時,通過參與經典劇目的創作演出,年輕演員得到寶貴的歷練機會,得以迅速成長。
今年4月,山東省京劇院創作排演的現代京劇《奇襲白虎團》亮相文化和旅游部主辦的新時代舞臺藝術優秀劇目展演。其間,主角“嚴偉才”的扮演者、山東省京劇院國家一級演員孫衛安在表演高難度動作時不慎摔傷,但堅持輕傷不下火線,毅然咬牙完成演出,其在舞臺上表現出的執著精神、敬業態度,讓現場戲迷為之動容,并報以持久而熱烈的掌聲。
“對戲曲演員來說,舞臺就是生命的全部。院黨委組織學習活動時,經常告訴大家要‘敬畏舞臺、敬畏觀眾’,因為這是文藝工作者的立身之本?!睂O衛安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而他展現出的風采與擔當,也是年輕演員隊伍精神風貌的生動縮影。
戲劇舞臺與其他行業類似的一點是,經驗豐富的人總能快速適應各類創作節奏。但是在經驗方面,青年人才不占優勢。山東省京劇院傳承優良傳統,“言傳身教”的傳戲模式至今讓院團受益。
得益于山東省文化和旅游廳組織的戲曲名家工作室等平臺,山東省京劇院的老一輩藝術家將教室設在院團的排練廳或者家中,隨時為年輕人提供指導。
《燕翼堂》排演過程中,山東省京劇院的青年文藝隊伍得到進一步鍛煉。有的青年演員頭一次參與大戲排演,為不耽誤排練進度,他們有時會在早上6點多來到劇院一樓排練廳。
人才是文藝院團向前發展的“四梁八柱”。沒有人才,再好的舞臺也無人問津。近幾年,山東省京劇院深刻把握藝術發展規律,將戲曲人才培養放在重要位置,著力構建科學合理的人才梯隊,為院團創作、演出提供了保障。
山東省京劇院相關負責人介紹,山東省京劇院是一家“紅色院團”,革命文化傳承數十載。未來,劇院將發揮好紅色基因的引領示范作用,培育全院職工吃苦奉獻的“新時代魯京精神”,讓更多年輕演員站到舞臺中央,樹立信心,為京劇藝術傳承賦能。山東省京劇院也將繼續堅持人才導向,將新時代京劇演員的培養與經濟社會發展相結合,創新戲曲傳承方式和京劇傳播載體,推出更多更精彩的文藝作品,滿足民眾的多樣化精神文化需求。同時,積極為青年人才的成長提供條件,推動更多優秀人才在新時代的舞臺亮相、成長。(本報駐山東記者 蘇 銳)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