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腌臘肉有了這個味兒就不能吃了
俗話說“小雪腌菜、大雪腌肉”。天氣漸寒,不少地方的樓頂天臺上曬起了香腸、板鴨、腌肉等臘味美食。很多消費者發現,長時間放置的腌臘肉可能會散發出一種“哈喇味兒”,而這正是腌臘肉中油脂被氧化散發出的味道。過氧化值反映油脂被氧化的程度,那么,腌臘肉過氧化值超標會帶來哪些影響呢?12月18日,江西省市場監管局就此發布消費提示。
過氧化值是衡量食品中油脂被氧化程度的重要指標,隨著油脂氧化,過氧化值會逐步升高。研究發現,油脂氧化速度與溫度、氧氣含量、水分含量和光照等外界環境因素密切相關。一般來說,貯存溫度越高,氧氣含量越高,水分含量越高,油脂氧化速度越快。此外,光照也會加快油脂的氧化速度。《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腌臘肉制品》(GB2730—2015)規定,火腿、臘肉、咸肉、香(臘)腸中過氧化值不得超過0.5g/100g,腌臘禽制品的過氧化值不得超過1.5g/100g。
過氧化值超標有什么危害?過氧化值超標意味著食品已經氧化變質,會使食品的口感、氣味發生改變,營養成分流失。誤食少量過氧化值超標的食品,一般不會對人體健康產生損害。如果過多食用,嚴重時可能會導致腸胃不適、腹瀉等。一般情況下,如果食品氧化變質,消費者在食用過程中能辨別出哈喇味等異味,需避免食用。
江西省市場監管局提醒廣大消費者:腌臘肉更適宜在秋冬時節腌制,家庭自制腌臘肉時,要在正規超市或市場購買經過動物檢疫和肉品品質檢驗合格的肉,避免使用色澤和氣味異常的原料肉。晾曬時間不宜過長,晾曬(烘烤)溫度不宜過高。
腌臘肉應貯存在低溫、隔氧、干燥、避光的環境中,并注意做好防護措施,避免鼠蟲的危害。
購買腌臘肉時,要仔細查看生產廠家、生產日期、保質期及原料等標簽信息,盡量選擇小包裝和生產日期較為新鮮的產品。購買散裝腌臘肉時,要注意是否有哈喇味等異味,不購買氧化變質的食品。
已拆封但未食用完的腌臘肉,應先將其密封包裝好,然后冷藏或置于避光陰涼處并盡快食用。如果有酸敗、腐臭異味的,要謹慎購買和食用。
多數腌制食品鹽含量較高,過多攝入可能增加高血壓、腦卒中等發病風險,要適量食用。(熊錚 記者朱海)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