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接力,讓傷員得到最佳治療”——地震傷員救治側記
新華社蘭州12月24日電(記者范培珅、郎兵兵、王朋)“隨著電力接通,全院力量一下子高效運轉起來,每個人都在爭分奪秒搶救傷員。”積石山縣人民醫院中醫科主任李英環說,停電時,醫護人員用手機照明搶救傷員。
一輛輛救護車飛馳而來,傷員被迅速推進門診大樓,急診科內擔架車來回穿梭,病房、過道都是救治現場。在搶救室,醫務人員圍著一名幸存者,做緊急搶救工作;在留觀室,醫護人員同步為一名剛從廢墟中營救出來的兒童裹毛毯、輸液體、安撫情緒……
“我只想努力挽救更多父老鄉親的生命。”積石山縣人民醫院超聲科醫生馬有龍不眠不休10余個小時,為入院傷員做了100多次B超檢查。
蘭州大學第二醫院普外科主任醫師羅長江介紹,很多剛從廢墟中救援過來的傷員,病情復雜,生命體征還不太穩定,若是貿然轉運,可能會加重傷員病情。
據悉,在這次地震傷員救治中,各級醫療機構開設了綠色通道,對輕癥傷員就近收治,重癥傷員經處置后快速轉運至條件更好、水平更高的醫院,并由國家、省級救治專家駐點指導,“一人一策”制定診療方案。
精準識別重癥傷員,是跑贏這場生命守護“接力賽”的關鍵。19日,蘭大二院醫療隊抵達積石山縣人民醫院。“來了以后,我們首先評估了傷員病情,分出了重癥和輕癥,有針對性地治療、轉運。”蘭大二院骨科主任醫師王凱說,這里收治的很多傷員都是多發傷、復合傷,且以老年人和兒童居多。
20日晚,一名傷員因腹部疼痛加劇,情況十分危急,從積石山縣級醫院轉診至臨夏州人民醫院。帶隊援助臨夏州人民醫院的蘭州大學第一醫院副院長張磊將這名患者收治住院并實施手術。“患者情況復雜,張院長經過3個小時的手術,順利將病人帶下手術臺。”臨夏州人民醫院重癥醫學科主治醫生杜娟說。
近日查房時,張磊發現一名患者腹部發生了病變。醫療救治專家組綜合研判,決定連夜將病人轉運至蘭大一院實施手術。
救護車發車前,張磊已經提前向蘭大一院報告了患者基本情況。等救護車一到,蘭大一院搶救團隊便迅速將患者推進ICU實施救治,如今該傷員已經轉危為安。
在抗震救災戰線上,無數醫務工作者爭分奪秒工作,與時間賽跑……在他們夜以繼日接力守護下,截至12月24日12時,已有520名患者離院出院。
“希望通過我們的全程接力,讓每一位病人都能得到最佳治療。”張磊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