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清經濟家底 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現場登記正式啟動
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現場登記工作已于昨日(1日)正式啟動,此次普查承載著摸清我國經濟家底、反映高質量發展進展的重要任務,為制定實施國民經濟社會發展規劃,服務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統計信息支撐。
一大早,各地的普查員們便開始忙碌起來,在他們所負責的普查小區內開始對普查對象進行數據登記工作。相較于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為各地普查員量身打造了普查“利器”,普查信息可以通過手機軟件直接進行填報,既減少了數據采集環節人為干擾因素,也確保了普查源頭的數據質量。
浙江杭州上城區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普查指導員 陳棟:一天普查下來,我們成績還挺好的,普查效率還蠻高的,基本上半小時一家。
據介紹,此次普查登記工作將從今年一月份持續到四月份,全國200多萬名普查員將對第二、第三產業的法人單位、產業活動單位和個體經營戶進行普查登記。
新增對“三新”經濟普查及投入產出調查
相比前四次普查,本次普查新增了對“三新”經濟的普查內容。同時,還首次開展投入產出調查。
本次普查新增了對平臺經濟、數字經濟等“三新”經濟的普查內容,可以更好反映我國經濟在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等領域發展變革情況。除此之外,此次普查還將首次統籌開展投入產出調查。
國務院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 國家統計局普查中心主任 劉文華:本次普查首次統籌開展投入產出調查,在全面調查第二、第三產業的發展規模、布局和效益基礎上,還將組織開展投入結構和投資結構等調查,以便更好掌握國民經濟行業間經濟聯系,進一步提升普查工作質效,促進總量數據與結構數據協調銜接。
什么是經濟普查?
什么是全國經濟普查?普查的對象都有哪些?一起通過短片了解一下。
經濟普查是一項重大的國情國力調查,與人口普查、農業普查組成三大周期性全國普查項目。經濟普查每10年進行兩次,目前我國已在2004年、2008年、2013年和2018年分別開展了四次全國經濟普查。
此次經濟普查的對象為在轄區范圍內從事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活動的全部法人單位、產業活動單位和個體經營戶。普查的主要內容涵蓋普查對象的基本情況、組織結構、人員工資、生產能力、財務狀況、生產經營、能源生產和消費、研發活動、信息化建設和電子商務交易情況,以及投入結構、產品使用去向和固定資產投資構成情況等。
國務院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 國家統計局普查中心主任 劉文華: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是新征程開局起步關鍵時期開展的一次重大國情國力調查,承載著摸清我國經濟家底、反映高質量發展進展的重要任務,為制定實施國民經濟社會發展規劃,服務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統計信息支撐。
(央視新聞客戶端)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