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網聯合貴州省科協舉辦“2024天演說科普跨年演講”
原標題:追逐“宇宙級”浪漫 科普跨年奉獻科學盛宴
“什么是快速射電暴?科學家是如何研究的?它有什么研究價值?……”
12月31日,由貴州省科協指導,光明網聯合貴州中科天文教育與先進技術研究院、貴州師范學院共同主辦的“2024天演說科普跨年演講”,在光明網、科普中國、科普貴州、天演說等多個平臺同步播出。
本次活動由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國家天文臺FAST運行和發展中心首席科學家李菂主講。活動現場,李菂以宇宙觸角為主題,講述了天文學新發現的重要意義。當前,天文學研究正在經歷一場重大變革,智能計算日趨關鍵。中國天眼正以全新信號處理模式發現重要的快速射電暴,為最終揭示快速射電暴這一宇宙射頻最強爆發的起源,中國天文學家和計算專家共同發起宇宙觸角計劃,開拓多源宇宙電磁場探測裝置深度融合超算的新科研范式;特別是密集天線陣鏈接超算的“相場望遠鏡”,力爭突破天眼單天線概念的物理極限,實現超過其100萬倍的視場大小。宇宙觸角有望助力人類揭開動態宇宙射電爆發現象的神秘面紗。
“任何基礎科學研究,都處于人類認知的前沿。我們需要通過教育、通過鼓勵好奇心,甚至是幻想,不斷推進科研發展的進程。”李菂說,實踐證明,科學研究的出發點,往往源自科學家探究自然奧秘的好奇心。
貴州省科協副主席楊泳濱坦言,青少年科學素養提升是一個綜合、全面和長期的過程,非一日之功,需久久為功。貴州省科協將聚焦基礎研究和前沿領域,積極推動科技資源科普化。
據了解,經過1個多月網絡問題征集,主辦方累計收到500多個提問。經篩選,有10位同學獲得與專家進行遠程互動的機會。
建設世界科技強國是一場接力跑,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為之奮斗。北京理工附中閆啟東認為,天文是學校的特色。這次活動,對天文學有了更深的理解。
以優秀校友為榜樣,從校友身上汲取奮進力量。北京十一龍樾實驗中學高士涵表示,對于科學家們科技報國、不懈奮斗的精神,我感到由衷欽佩。作為中學生,我要努力學好本領,為人類更美好的明天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科學家們的崇高道德品質是青年成長成才路上的道德標桿。北京55中劉彥辰表示,作為學生,希望通過這樣的機會,讓自己能成為有理想、有擔當、肯吃苦、肯奮斗的好青年,為我國的科學事業貢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搞科學研究,要干一點別人沒干過的事。湖南郴州湘南中學李燁認為,科學家是國之脊梁,他們才是真正的偶像,奮斗在一線的科學家是最值得追逐的“明星”。
新時代需要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讓青少年理解科學家精神的豐富內涵。貴陽中天中學吳佳頤表示,科學家是非常可愛和偉大的人。要向他們學習,做一個努力超越自我,永不言敗、永遠向前的人。
高水平的成果離不開科學系統的學習。人大附中深圳學校何泓毅認為,活動加深了對宇宙的認識,在以后的學習和探索中,將繼續努力,不斷探索宇宙的奧秘。
以科學家為榜樣,從中汲取奮進力量。“我要好好學習,傳承科學家精神,做新時代強國少年。”貴陽甲秀小學齊遠峰說。
貴州師范學院教師楊佚沿表示,科學成就離不開精神支撐。活動拓寬了高校物理學科的知識體系,是高校弘揚科學家精神的大膽創新。
據了解,自2021年以來,為讓貴州更多基層學校有機會接觸到優質科學教育資源,縮小城鄉、校際、群體教育差距,貴州省科協指導貴州科技館、貴州中科天文教育與先進技術研究院,以“開學科普第一課”“跨年科普演講”等多種形式,讓貴州學子有機會領悟科學家精神,主動接過時代接力棒,自覺成為科學家精神的傳承者、傳播者、踐行者。
活動最后寄語環節,多位院士通過視頻方式為貴州和全國的青少年送上了超有科技特色的新春祝福。(肖春芳)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