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自貿區亮三周年成績單 從零起步邁向萬億產業集群
中新網舟山4月13日電(記者 林波)自2017年4月1日掛牌成立以來,中國(浙江)自由貿易試驗區(以下簡稱“浙江自貿區”)已迎來三周歲生日。從“不產一滴油”的偏遠海島到中國參與國際油氣競爭的代表,浙江自貿區正以后起之勢,聚集萬億級油氣產業集群,融入全球朋友圈。
“浙江自貿區三年來堅持走首創性、差異化改革探索之路,特別是圍繞油氣全產業鏈大宗商品投資便利化和貿易自由化進行了不斷探索和實踐。”浙江自貿區管理委員會副主任夏文忠表示,目前浙江自貿區已經形成了116項具較高含金量、特色鮮明的制度創新成果。
審視當下,浙江自貿區聚焦油氣領域深入開展差異化改革探索,搭建了重要的改革開放新平臺,闖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浙江新路子。
以油氣為突破口
融入全球朋友圈
從昔日荒島變身國際能源基地,走進位于浙江舟山的黃澤山油品儲運基地,巨大的白色儲油罐排列整齊,在不遠處一艘油輪正靠泊在碼頭進行接卸油作業。
作為浙江自貿區重要項目之一,黃澤山油品儲運基地充分考慮生產安全與疫情防控的雙重要求,于2月初率先實現復工復產。
據該基地商務安全生產負責人柴鐵騎介紹,黃澤山儲運基地現擁有儲罐151萬方,同時建有30萬噸級原油碼頭1座,8萬噸級原油碼頭1座,1萬噸級成品油碼頭2座,可儲存原油、燃料油、柴油、汽油等油品和石化產品,“遠期完成全島開發建設后,總庫容將達到1443萬方。”
作為中國參與國際油氣競爭的代表,浙江自貿區將“推進以油氣全產業鏈為核心的大宗商品投資便利化、貿易自由化”作為建設重點。
3年來,浙江自貿區從零起步,在保稅船用燃料油供應方面形成了行業準入、技術標準、通關監管等31項集成性創新成果,為油氣產業鏈建設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而在浙江自貿區不斷拓展油氣產業發展的“深度”和“廣度”的同時,為擴大浙江自貿區油氣全產業鏈建設的國際知名度和影響力,在浙江省委、省政府和國家有關部委的支持下,世界油商大會應運而生。
連續召開了三屆的世界油商大會,吸引了世界著名油商的參加,如沙特阿美、BP、托克、霍尼韋爾、道達爾、嘉能可等國際油氣巨頭參加了會議,并參與投資。三年來,浙江自貿區實際利用外資三年三翻番,合同利用外資達到75億美元。
多項制度先行先試
盤活自貿區政策紅利
“不同稅號保稅船用燃料油混兌”“申報無疫放行”“船舶全程無紙化通關”……掛牌三年來,浙江自貿區發揮改革“試驗田”作用,走首創性、差異化改革探索之路,探索出制度創新成果116項,“全國首創”52項。
“浙江自貿區首創的‘申報無疫放行’制度,使得受油船加油時間縮短為原來的三分之一。”浙江海港國際貿易有限公司船舶燃供分公司負責人李娜表示,正是在這種模式下,平均每艘國際航行船舶可節約通關時間4小時,節約成本6萬元。
標注進港時間,勾選單證類型,核對確認信息,鼠標點擊“申報”……2分鐘內,中國舟山外輪代理公司業務員余其哲在網上完成了國際航行船舶入境申報。
改變復雜登記程序,拋開繁瑣手續,這是企業享受“最多跑一次”改革紅利中的一幕。
作為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標準化系統試點地區,為進一步促進貿易便利化,舟山市還推出口岸國際航行船舶進出境通關“無紙化”模式,取消了44種70余項共計150頁左右的紙質材料,成為全國首個進出境船舶全流程無紙化通關口岸。
“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制度創新經驗是國家賦予自貿區的基本使命。”浙江自貿區政策法規局副局長胡朝麟表示,浙江自貿區承擔著制度先行先試的責任,“下一步,我們也將大力推動自貿試驗區試點經驗復制推廣工作。”
招引海島人才
構筑自貿區發展活力
從中國首個以海洋經濟為主題的國家級新區到舟山江海聯運服務中心,再到全域在舟山的浙江自貿區,作為海洋經濟發展的排頭兵,近年來,舟山市在經濟發展上邁開了新的臺階。
但審視當下,隨著多項國家戰略和系列重大項目的落地實施,當前自貿區人才工作呈現出“跨越化”的階段特征
誠然,作為浙江自貿區建設最為需要、最為緊缺的戰略資源,人才也面臨著“跨越化”階段的問題。
“人才需求數量的跨越、人才需求質量的跨越、人才需求速度的跨越。”舟山市委組織部人才處處長金曄表示,針對存在的這些短板,舟山提高認識和站位,邊謀邊干,強化工作定力,自貿區人才工作不斷取得新的突破,在支撐國家戰略和重大項目落地實施中的作用更加彰顯。
結合國家戰略做足人才“貿”字文章,是舟山市當前人才招引工作的重要路線之一。
記者了解到,舟山市創新實施自貿人才培養“自貿通才”“特支計劃”“千島工匠”培育這三大工程。
以在浙江省內首創實施“自貿通才”工程為例,該工程新培養懂專業、會管理、善實操的“自貿通才”78名,三年累計200多名,在海事服務、船用燃料油供應等領域形成了一批全國領先的專業管理人才隊伍。
“我們始終認為海洋是舟山最大的特色和優勢,只有充分聚焦海洋特色引才用才,才能把舟山的長板拉得更長、特色做得更特。”金曄表示,突出自貿區人才工作的海洋特色也是人才招引中的“舟山特色”。
數據顯示,近三年舟山市累計集聚培養油氣儲運加工、油品貿易、海事服務、國際金融等10類自貿特色人才1.8萬余名。(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