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帶娃”時代開啟有何影響?專家:有助于釋放生育意愿
央廣網北京1月4日(記者李兆娣)自1月1日,我國首次就家庭教育進行專門立法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正式實施。家庭教育從“家事”上升到“國事”,中國父母進入“依法帶娃”時代。
該法實施將會如何影響中國家庭教育關系?會產生哪些影響?對此,中國政法大學未成年人事務治理與法律研究基地副主任、家庭教育立法專家顧問苑寧寧表示,該法的出臺有助于釋放生育意愿。
強化家庭教育家長主體責任 中國父母進入“依法帶娃”時代
根據民法典和家庭教育促進法規定,“依法帶娃”本質上是要求父母正確全面履行監護職責,主要包括:撫養、教育和保護。從實施家庭教育的角度來看,依法帶娃要求父母從道德品質、身體素質、生活技能、文化修養、行為習慣等方面對未成年人進行培育、引導和影響,教會孩子如何做人、為人。
苑寧寧告訴記者,“家庭教育促進法強化家庭教育家長主體責任,要求家長不僅要有家庭教育的意識,主動去學習家庭教育知識,積極參加社區、學校或者其他機構舉辦的家庭教育指導服務活動,掌握科學開展家庭教育的方法,而且要特別注意不要觸碰家庭教育的‘紅線’,比如使用家庭暴力、侵害孩子的合法權利、拒絕履行家庭教育職責,等等”。
通過“指引”和“賦能”促進家庭教育,而非懲罰家長
該法一出,很多網友紛紛關心,如果家長不稱職,是不是要面臨法律懲罰?是不是當家長更難了?
“家庭教育促進法的立法初衷不是要懲罰家長,而是希望去幫助家長承擔起家庭教育第一責任人的角色。”苑寧寧告訴記者,該法共包括家庭責任、國家支持、社會協同和法律責任等六個部分五十五條,主要體現為“促進”家庭教育提供“指引”和“賦能”。
所謂“指引”,就是告訴父母家庭教育可以教哪些內容,用哪些方法,從哪里獲取相應的知識和服務。所謂“賦能”,就是通過加重政府職責,調動國家、社會力量,搭建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讓廣大父母可以獲取相應的知識和方法,從而提升他們實施家庭教育的能力。
苑寧寧還透露,在該法一審稿中,針對家長拒不履行家庭教育責任明確了罰款、拘留等懲罰措施,但在后續審議過程中,此條被刪除。“發布生效的家庭教育促進法中提到的對家長的批評教育、勸誡制止、予以訓誡等措施,與其說是懲罰,不如說是糾偏,幫助家長更好地開展家庭教育。”
糾偏家長育人觀念 助力“雙減”政策落實
在苑寧寧看來,落實“雙減”政策,除了落實好校內減負和治理好校外培訓外,絕對離不開家長成才觀、育人觀的糾偏和調整。“家庭教育促進法一大作用就是其指引功能,讓家長形成正確的家庭教育理念,養成科學的成才觀、育人觀。”
從近年個案和司法數據來看,家庭教育的缺失和不當已經成為未成年人保護的短板、弱項,在2020年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壓實家長責任的同時,中華全國律師協會未成年人保護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北京市律師協會教育與未成年人法律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北京天馳君泰律師事務所合伙人段鳳麗也表示,家庭教育促進法從如何喚醒家長的責任意識,提升他們履職的能力的角度,從法律層面規定提供國家和社會的幫助、支持,構建覆蓋城鄉的家庭教育指導公共服務體系,為家長正確履行家庭教育保駕護航。
破除養育焦慮 釋放生育意愿
針對該法出臺是否會加重養孩壓力,抑制國民生育,中國政法大學未成年人事務治理與法律研究基地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所副研究員鄧麗表示,“正好相反,該法出臺反而有助于釋放生育意愿。”
對此,苑寧寧和段鳳麗也持相同看法,他們認為,當前,很多年輕人不想生育或者不想要二胎三胎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養育焦慮、教育焦慮。這些焦慮的背后,其實是家長不知道怎么當好父母、不知道怎么教育孩子。“這恰恰是廣大父母育兒意識、家庭教育能力不足的一種體現。”苑寧寧說。
“家庭教育促進法從公共服務的角度提供了一系列支持,不僅可以讓廣大父母養成正確育兒的定力,而且能夠得到實實在在的幫助,這其實是破除焦慮的有力舉措。”三人看法一致。
形成家庭教育工作完整閉環 保障家庭教育促進法落實
“該法是一部非常典型的社會法,目的就是促進家庭建設,這就更需要發揮這部法律的引導功能。”苑寧寧指出,為了落實好這部法律,首先就是要大力宣傳,通過普法讓廣大家長意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只有父母有了實施家庭教育的主動性、積極性,他們才會有需求,后續的服務才有意義和價值。
“同時,做好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的供給工作同樣重要,覆蓋城鄉是基本的要求,還要做到便利、有用、有效、多元。此外,對于家庭教育嚴重失職的,公檢法要展現法律強制性的一面,形成家庭教育工作的完整閉環。”苑寧寧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網絡安全審查辦法》修訂發布:掌握超過100萬用戶信息的網絡平臺赴國外上市必須申報網絡安全審查
- 國資委:對央企新開展違規融資擔保行為進行嚴肅追責
- 國家郵政局:元旦假期全國投遞快遞包裹9.6億件 同比增長26.5%
- 電影元旦檔細分數據出爐 春節檔即將“接棒”登場
- 新年“Flag”立了就倒?你需要知道怎么正確制定目標!
- 國鐵集團發布冬奧運輸服務保障措施:開、閉幕式增開冬奧專列
- 2022年中國鐵路預計新增3300公里 推動大理至瑞麗等難點工程
- 我是委員|齊向東:加大對彈窗廣告大數據殺熟治理力度
- 蔡昱委員:參照網約車模式搭建非院前急救轉運服務體系
- 我是委員|丁洪:積極推動建設世界上最先進的高能同步輻射光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