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實委員:建構分布式能源系統 助力打造韌性城市
九三學社界別的政協委員、北京市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鄭實認為,建構分布式能源系統是提升城市生命線保障的有效輔助手段。
鄭實介紹,分布式能源系統與傳統的集中式供給能源系統不同。它將能源系統安裝在戶側,并根據用戶需求進行冷、熱、電供給。通俗來講,過去傳統的鍋爐房就是分布式的,它分散在各個園區、小區,而現在提倡的分布式能源系統是綠色升級版。北京市可利用天然氣、太陽能、風能、地熱能、生物質能等多種分布式能源品類,“像我們設計的國家速滑館、北京冬奧村等建筑的屋面都能通過太陽能進行光伏發電或集熱器熱水,這就屬于分布式能源。”
“建設分布式能源系統好處不少。”鄭實說,配合城市一次能源供給,建設分布式能源系統不僅能夠引導城市能源結構低碳化發展,支持城市能源日常管理終端化、精細化,而且有條件滿足災害發生時城市能源系統的韌性化需求。
鄭實在調研中發現,“雙碳”目標提出后,北京的分布式能源項目逐漸增多,可是項目建設中,還存在實際運行率低、資源浪費、市場機制不完善、成本高等問題。鄭實解釋:“比如發電,目前能實現的是產生的電力可以供建筑本身使用,但如果電用不完沒地方送,就白白浪費了。”
鄭實建議,將分布式能源系統與城市規劃建設協同推進,建立相應的市場機制,規劃中要特別考慮分布式能源系統供能與城市建設時序的高度匹配。
鄭實認為,在既有建筑和園區中設立分布式能源站,可以考慮協調周邊可統籌的空間資源和可再生能源,例如周邊公園綠地設置地源熱泵,為毗鄰建筑供熱。還要注意補貼政策與市場機制并舉,培育分布式能源的可持續經營能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