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直擊:全國首張直接變更經營者的個體工商戶營業執照在京頒發
央廣網北京11月1日消息(記者胡波)《促進個體工商戶發展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從今天(1日)起正式施行。就在今天(1日)下午,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相關負責人向經營者頒發了《條例》實施后全國第一張直接變更經營者的個體工商戶營業執照。
郭華,是北京市第一家個體餐館——成立于1980年的北京市東城區悅賓飯館的第三代經營者。今天(1日)《條例》實施后,全國第一張直接變更經營者的個體工商戶營業執照就頒發給了她。
郭華在領取營業執照后說,把飯館的經營者由她父親變更為她自己,是父女倆多年的夙愿。但根據以前的規定,如果變更經營者,使用了幾十年的營業執照就得注銷,悅賓飯館的歷史就要“清零”。新《條例》允許直接變更經營者,讓她夙愿成真了:“對于我們這種開了40來年的老店來說,我的內心是非常不舍的。有了新政策以后,就可以直接變更經營者,我現在拿著寫著我的名字的營業執照,對于我來說也意味著我真正的是從祖輩父輩的手中接過了飯館,我們飯館也是真正得以傳承和延續,希望在我手中可以繼續把長輩們傳承下來的事業發展好,把它打造成一個胡同里的‘百年老店’。”
由于個體工商戶財產權、經營權的特殊屬性,市場監管部門對變更經營者長期以來有著較為嚴格的限制。新《條例》由原來“先注銷、后成立”改為“直接申請辦理變更登記”,更有利于打造“百年老店”。市場監管總局登記注冊局局長楊紅燦說:“也就是說,個體工商戶可以像企業變更投資人、法定代表人一樣變更經營者。這一規定便利了個體工商戶經營權的轉讓,實現了個體工商戶變更經營者在成立時間、字號、檔案等方面的延續,既降低了制度性交易成本,也有利于個體工商戶的持續經營,打造更多的‘百年老店’。”
同時,為了保護他人的合法權益,特別是保護消費者的權益,《條例》也作出了明確規定。市場監管總局登記注冊局個體私營經濟發展處處長郭岳介紹,個體工商戶變更經營者,要對原有債權債務作出妥善處理,禁止“新店不理舊賬”。
郭岳說:“條例也規定,在個體工商戶變更經營者之前,需要繳清應繳的稅款,同時要對債權債務前后經營者之間做出明確的約定,這也是更有利于保護消費者和第三人的利益。”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