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我國集成電路產業復合增長率為19% 是全球增速的3倍
央廣網北京11月7日消息(記者呂紅橋)由工信部、安徽省政府主辦的2022世界集成電路大會將于11月16日—18日在合肥舉行。在7日舉行的大會新聞發布會上,工信部介紹,2021年國內集成電路全行業銷售額首次突破萬億元,近十年產業的復合增長率為19%,是全球增速的3倍。
2022世界集成電路大會以“合作才能共贏”為主題,主要內容包括1場開幕式、4場高峰論壇、10場主題論壇。來自全球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近200位嘉賓將參會并演講,國內外產業鏈300多家主導企業將參會參展。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院長張立透露,本屆大會高度重視維護全球集成電路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張立表示,大會將發布“2022世界集成電路大會《合肥倡議》”,倡議共同維護全球集成電路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促進全球集成電路產業和經濟社會持續發展。大會還將舉辦2022年首屆中韓半導體產業合作創新峰會等國際交流活動,促進全球集成電路產業鏈的茁壯成長。
我國是全球重要的集成電路市場,對于集成電路產業一直秉承開放發展的原則,致力于打造全球緊密合作的產業鏈、供應鏈。2020年,我國出臺了《新時期促進集成電路產業和軟件產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所有政策對內外資企業一視同仁。同時,近年來,在內外資企業的共同努力下,我國集成電路的產業規模不斷壯大,產業技術創新能力大幅增強。工信部電子信息司副司長楊旭東說:“十年來,我國集成電路產業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效,為實現高質量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2021年國內集成電路全行業銷售額首次突破萬億。我們測算從2012年到2021年,整個產業的復合增長率有19%,是同期全球產業增速的3倍。”
目前,全國多地正積極加快集成電路產業布局。以安徽為例,當地把集成電路產業作為具有戰略性和全局性的首位產業,主動對接國家重大戰略,全省集成電路產業邁入加速發展的新階段。近兩年,隨著一批產業鏈重大項目陸續建成投產,安徽集成電路產業規模快速擴大,2021年超過400億元,今年預計有望超過500億元。安徽省經信廳副廳長柯文斌介紹:“全省集成電路產業鏈企業已超過400家,億元以上的企業超過50家,其中設計環節的億元以上企業23家,晶圓制造環節億元以上的企業8家,封裝測試環節億元以上的企業10家,材料裝備環節的超過10家。全省在建及謀劃的項目總投資超過3000億元。”
接下來,工信部將著力做好政策落實工作,加大人才引育力度,務實深化國際合作,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營造公正公平的市場環境,推動集成電路產業高質量發展。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