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新冠治療藥物、疫苗、檢測試劑獲批數量全國第一
記者從昨天(8日)召開的北京市藥品安全監管工作會議上了解到,2022年,本市在藥品安全監管方面不斷改革創新,1個創新藥、3個新藥獲批上市,112個1類創新藥獲批臨床試驗,20個醫療器械創新產品、9個人工智能產品獲批上市,數量居全國第一。此外,本市新冠病毒感染治療藥物、疫苗、檢測試劑產品獲批數量居全國第一。
2022年,全市藥監系統深入推進藥品監管體系和監管能力現代化,藥品安全形勢保持穩定。在服務疫情防控大局方面,“一企一策”跟蹤指導新冠藥物、疫苗、檢測試劑等疫情防控物資審批、備案上市,保障本市醫用液氧和抗原試劑日產能迅速提升。全年發布112個中藥配方顆粒省級標準,完成24項醫療器械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在改革創新方面,推進疫苗檢驗中心建設,市器檢院二期項目完成主體結構建設,1個創新藥、3個新藥獲批上市,112個1類創新藥獲批臨床試驗,20個醫療器械創新產品、9個人工智能產品獲批上市,數量居全國第一。
五年來,本市藥品監管重點領域穩中有進、穩中提質;藥品、醫療器械、化妝品抽驗合格率連續保持在99%、90%、90%以上;新冠病毒感染治療藥物、疫苗、檢測試劑產品獲批數量居全國第一;推動營商環境改革,牽頭制定“生物醫藥全產業鏈開放實施方案”,一批具有引領性制度試點落地見效,產業發展活力顯著提升。
2023年,本市藥品監管將全面做好質量抽驗、專項整治、重點領域和重點產品監管,以及市、區兩級1.3萬件產品質量抽檢,構建事中事后監管長效機制。提升藥品和醫療器械創新服務站服務效能,鼓勵優質醫療機構制劑品種向新藥轉化,支持兒童用藥研發。突出抓好保健康惠民生工作,做好新階段疫情防控,加強“放管服”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優化技術審評流程,將壓減時限延伸到技術審評階段,再研究推出一批告知承諾制事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