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臨空會展中心科技范兒十足
“這面玻璃幕墻由44種異形定制尺寸的玻璃拼接而成,總面積達665平方米,在保持透明鋼化玻璃功能特性的同時,還能顯示絢麗的圖像,大大增強了建筑空間的藝術特性,能夠有效滿足高端會展發布會的需求。”4月30日,廊坊臨空國際會展中心全部施工完成,在中央大廳,中建八局廊坊臨空國際會展中心項目執行經理李冬超介紹項目亮點。
記者從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廊坊)(以下簡稱“廊坊臨空經濟區”)獲悉,臨空會展中心將作為2023年中國·廊坊國際經濟貿易洽談會的重要活動場館,面向公眾開放,這里也將帶動廊坊臨空經濟區特色金融、航空制造、航空研發、高端裝備智能制造等產業發展。
滿足高標準展會要求
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規劃面積150平方公里,其中大興片區50平方公里,廊坊片區100平方公里,廊坊臨空國際會展中心項目就位于廊坊片區。
從北京出發,沿京臺高速一路向南,在距離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約10公里的地方,一座宏偉壯觀的建筑在陽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輝,這里就是位于廊坊臨空經濟區科創片區的臨空國際會展中心。
臨空會展中心總建筑面積14.8萬平方米,由1個會議中心和4座展館組成,能滿足高標準展會要求。整座建筑以“羽飛長空 科創未來”為設計理念,采用由屋脊向兩側舒展的“中軸對稱、輕盈飄逸”設計造型,從高空俯瞰呈現展翅欲飛之勢,建成投用后將成為廊坊展示對外開放形象的重要窗口和助力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要平臺。
“227天完成14.8萬平方米的場館建設任務,難度很大。”中建八局廊坊臨空國際會展中心項目技術總工鄭軍說,項目團隊根據各區土建施工進度和鋼結構吊裝工程量,合理劃分機械設備和人員數量,實現空間立體交叉作業與多線作業并行。
科技賦能智慧建造
漫步在臨空會展中心,館內環境自然舒適。為實現這一效果,項目聚焦新基建、新模式、新體驗,以智慧化應用場景為基礎,讓整個會展中心科技范兒十足。
建設過程中,項目團隊為整座建筑配備了智能設備監控系統,能夠根據室外溫度和冷熱量等需求,自動調整風機、水泵及電熱設備的節能運行,在有效保證室內環境溫度的舒適性的同時降低電能損耗、減少運營成本,以實現低碳運行。同時,采用智能照明系統,實行分區分組控制,根據場館不同會議模式需要控制燈具的工作時長及照明亮度,打造節能減排的綠色會展。基于物聯網、大數據架設的可視化運維平臺,使整個場館具備與智慧城市的信息交互多元化能力。依托高速無線及5G網絡,項目還將配設具有防疫、安防功能的AI機器人,助力未來智慧展會運營需求。
中央大廳內,一面由44種異形定制尺寸、160塊玻璃組成的665平方米的巨大光電玻璃幕墻映在眼前。為把控光電玻璃幕墻的施工精度,項目團隊采用“一填一刮一修整”的方式,確保拼縫橫平豎直、線條均勻一致,將玻璃幕墻的安裝精度控制在15毫米以內,同時豎向拼縫采用與玻璃背襯的顏色一致的黑色耐候密封膠,盡量減小拼縫對整體的視覺影響,使過渡更加自然。
致力打造百億產業集群
廊坊臨空國際會展中心的建成,將為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廊坊)發展起到重要作用,帶動臨空經濟區特色金融、航空制造、航空研發、高端裝備智能制造等產業展翅騰飛。
3月,總建筑面積23.9萬平方米的廊坊國際現代商貿物流CBD,在廊坊臨空經濟區啟動運營,京東國際、圓通國際、北供保障、挖酒科技等22家企業在啟動儀式現場集中簽約入駐。今年,廊坊臨空經濟區力爭落地臨空指向性強、航空關聯度高的重點產業項目20個以上,引進知名跨境電商企業30家以上。今年,廊坊臨空經濟區將聚焦航空科創服務、生命健康、現代商貿物流三條主產業鏈以及新一代信息技術等四條輔助產業鏈,全力打造百億產業集群。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