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者教育的“變”與“不變”】做一些改變,守一份匠心,做投資者投資路上的好朋友
央廣網北京5月15日消息(記者唐婧)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道,今天(15日)是第五個“全國投資者保護宣傳日”。作為今天的“主角”,投資者不但是資本市場的發展之本,也牽系著億萬家庭的切身利益。隨著我國資本市場的日益發展,投資者數量越來越多,投資興趣和活躍度也日益高漲。當前,如何保護好投資者、做好投資者教育,是新時代資本市場發展的重要使命。
做一些改變——從粗放到精細,從枯燥到有趣
“國之大者”,心系“民之小處”。對于我國龐大的資本市場來說,投資者無疑是這個市場最重要的基石。根據中國結算的數據,目前,我國投資者總數已經突破2.1億戶,其中,有95%以上都是中小投資者。對于這群自嘲為“韭菜”的人,如何在投資路上識別風險、避免風險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保護好投資者的合法權益,關系到他們的切身利益,也是資本市場改革發展的關鍵一環。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院長張學勇認為,目前,我國投資者教育已經走過了啟蒙階段,大量投資者對收益的追求逐漸理性。
張學勇表示:“由于我們經歷了政府和金融機構以及教育機構共同的努力,經歷了我們過去一段時間資產價格劇烈的波動,投資者收益巨大的起伏,那么在這種背景下共同努力取得的結果。”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對財富保值增值的愿望更加強烈,投資者對于投教的需求也在不斷變化。7分鐘理財創始人羅元裳認為,當前,越來越多的投資者對于投教的需求正在從風險提示轉移到投資方法。
羅元裳說:“之前投資者教育都是說產品有什么風險,比如說銀行理財改凈值不保收益了,可能虧錢,然后基金可能虧20%,但是現在大家關心的是自己的儲蓄不貶值,最好能保值增值,所以大家現在更期待的是投資理財方法的這種投教。”
如今,被人們稱為“Z世代”的95后青年,正在不斷成長為投資市場的主要力量。從“投資小白”到“野生理財專家”,從“月月光”到“只想搞錢”,年輕人對于投資理財的熱衷,也給投資者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360你財富負責人鐘良勇說,面對多元化投資需求,作為投教主體,應該持續完善投教方式,優化提升投教效率,實現投教模式從粗放式走向精細化,從枯燥變得有趣,不斷滿足投資者的新需求。
鐘良勇表示:“首先從內容上更應強調場景化、案例化、精細化,結合一些具體的投資場景去給他們進行講解,然后更強調一些案例,比如成功的案例或者失敗的案例,然后還有陪伴式,現在的人很難有時間系統性去學習,所以可能要利用日常碎片化的時間不斷陪伴他去學習,督促他慢慢知其然和知其所以然。”
全面實行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是資本市場改革的“牛鼻子”工程,在“十年磨一劍”的改革進程中,投資者教育需要和全面注冊制改革同向而行。博星證券研究所所長邢星認為,在全面注冊制下,投資者教育還應該做一些改變。
邢星說:“以前在投教方面可能是單一性的,是一對一的或者一對多的這種形式。現在來看,要加大與上市公司的接觸,進行融合。金融機構作為中間體,要讓投資者與上市公司進行緊密的聯系,讓投資者了解上市公司,這對于公司的估值,或者引導投資者進來增加股東結構改善,都會起到一個積極的作用。”
守一份匠心——一如既往,做投資者投資路上的好朋友
中國證監會主席易會滿說過,投資者是資本市場的發展之本,尊重投資者、敬畏投資者、保護投資者,是資本市場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的具體體現,也是證券監管部門的根本監管使命。360你財富負責人鐘良勇認為,無論市場怎么變,規則怎么變,不變的是保護投資者的一份初心和匠心。
“我們投資者教育的目的還是注重加強風險教育,培養理性投資者教育,幫助用戶成為一個成熟的投資者,這可能是最終一直不變的。”鐘良勇說。
“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這句話,對于投資者來說,再熟悉不過。不過,在投資路上能夠真正規避風險的人卻少之又少。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院長張學勇認為,讓投資者規避風險是投資者教育不變的初衷,這種“不變”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張學勇指出:“第一個是對知識的尊重,投資本身是有知識體系的,他是在一定的知識積累之上才可以獲得收益的。第二個是對系統學習重要性的認識,也就是說你對投資的知識如果只是片面的,那么你的風險暴露是比較大的,必須要有對投資知識的系統學習。第三個是對風險的認知,投資最重要的不是追求收益,而是要認知你投資所給你帶來的風險,我覺得這三點是非常有必要的。”
“別人恐懼的時候我貪婪,別人貪婪的時候我恐懼”,巴菲特的這句名言揭示了投資的本質就是:成功的投資往往是反人性的。7分鐘理財創始人羅元裳認為,正因為如此,投資者教育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長期堅持、不斷優化,做投資者投資路上的好朋友。
羅元裳表示:“不變的是投資本身這件事它不簡單,它需要大家付出一定的時間和耐心才能做好,所以我們這種專業的從業人士,就在不斷地想辦法讓大家能夠逐步慢慢掌握。另外還有一點,所有的知識其實真正有用是讓它能夠應用,而不是說我們只是學了一些概念,所以我們如何能給到用戶可應用的知識,是我們不斷在優化的。”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2023中國國際福祉博覽會5月21日開幕 大批智能化輔助器具新產品亮相
- 內地與澳門駕駛證互認換領協議5月16日正式生效
- 中國證券業協會發布《2022年度證券公司投資者服務與保護報告》
- 金庸訴江南案二審改判:認定被告侵犯著作權
- 培養一支專業化的推普“鐵軍” ——教育部語言文字應用研究所普通話培訓處工作紀實
- 我國成為全球前沿科技重大力量 北京不到5分鐘就誕生一家科技型企業
- 人社部等十部門啟動實施百萬就業見習崗位募集計劃
- 本周多地將迎來今年首個高溫天氣 如何防護高溫天氣?重點來了!
- 商務部:一季度我國旅行服務進出口同比增56.6% 旅行服務明顯恢復
- 北京“信創十條”發布,經開區加速提升信創企業市場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