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檢:三年督促查處銷售假冒偽劣食品95.88億元
央廣網北京8月17日消息(記者黃玉玲)17日,最高檢舉辦新聞發布會,介紹為期三年的“公益訴訟守護美好生活”專項監督活動相關情況。
最高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張雪樵介紹,專項監督三年來,檢察機關持續加大對線上、線下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用農產品、食品的監督力度,共立案農貿市場、超市農產品食品類案件19765件,網絡食品違法類案件5846件,督促查處銷售假冒偽劣食品78.7萬千克,價值95.88億元。
其中,上海市檢察院組織開展食用農產品安全專項監督,推動將梭子蟹、青魚等10種餐桌淡水魚納入追溯管理目錄,對散裝豆芽實行“合格證+追溯碼+送貨單”制度。
張雪樵表示,檢察機關還嚴厲打擊保健食品虛假宣傳、違法廣告等行為。緊盯保健食品宣傳以及網絡食品生產經營者、第三方平臺等存在的違法情形,共立案保健食品違法類案件5533件。廣西壯族自治區檢察機關以整治食品、保健品虛假廣告為切入點,發揮公益訴訟檢察職能,推進打擊整治養老詐騙專項行動。
此外,檢察機關還加大對銷售假藥劣藥以及違規銷售激素、麻醉、精神藥品等突出問題的辦案力度。緊盯藥品安全領域違法行為,共立案生產銷售假藥類案件2365件。廣東省深圳市檢察機關對張某成在淘寶等網上平臺銷售從印尼、馬來西亞等地購買的“七葉參”“壯骨通脈丹”等假冒中成藥的行為,提出十倍懲罰性賠償,嚴厲打擊生產銷售假中成藥的行為。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