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發布全國首個考古工地安全專業標準
央廣網西安8月31日消息(記者劉昱)日前,陜西省發布了地方標準《考古工地安全施工規范》,并將于2023年9月28日起實施。該標準作為全國首個關于考古工地安全的專業標準,依據考古發掘過程,對駐地、人員、水電、物資、文物等多個方面進行安全要求,將為提升考古工地安全風險管理提供技術指導。
陜西省是文物大省,也是考古大省。近年來,陜西省每年開展各類考古項目達200余項,隨著經濟建設大規模開展,考古發掘項目呈逐年增多趨勢。考古工地現場環境復雜,考古條件簡陋,每個考古工地都有其獨特性和復雜性,都面臨著來自發掘施工、安全保衛、職業健康多個領域的安全挑戰,一旦安全管理不善或安全防護措施不當,考古工地極易出現安全隱患甚至發生安全事故。因此,如何科學地管理現場,保護發掘人員和文物安全是考古工地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考古工地安全施工規范》立足于通用性的考古工地安全管理規范,突出關注考古工地發掘過程的安全管理,把考古發掘中各階段、各環節和各職能部門的安全管理組織起來,從而形成一個任務明確、權責清晰,能互相協調、促進的有機整體,進一步建立健全符合文物特色的安全管理體系,更科學有效地全面完成考古發掘工作,提高考古工地安全管理水平。
該標準的制定和實施,對于改善考古工地安全管理工作實際狀況,滿足日益增加的考古需求,以及滿足文物發掘行業政策要求具有重要意義。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