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部:全國利用數據比對和自助手段完成社保認證比例總體已超過70%
央廣網北京9月4日消息(記者王遲)9月4日下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介紹《社會保險經辦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有關情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社會保險事業管理中心主任翟燕立在會上表示,核驗社會保險待遇享受資格是保障參保人合法權益和維護社會保險基金安全的重要舉措之一,也是世界各國普遍采取的方式。《條例》積極推動構建以信息比對為主、社會化服務與遠程自助認證相結合的待遇資格認證服務新格局,盡可能讓群眾少跑腿甚至不用跑便可以完成資格認證。
翟燕立稱,經過多年的努力,全國利用數據比對和自助手段完成認證的比例總體已經超過了70%,“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的認證新理念已經在全國范圍形成了共識,社會保險待遇享受資格認證模式的數字化轉型已經初見成效。
一是開展信息比對認證。《條例》規定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應當通過信息比對、自助認證等方式核驗社會保險待遇享受資格。近年來,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充分運用全民參保、聯網監測等內部數據資源,積極與公安、民政、衛生健康、醫保、交通、出入境管理、金融等部門開展業務協作,逐步實現信息共享、開展信息比對,初步實現了無形認證。
二是推行遠程自助認證。推廣生物特征識別認證、手機應用遠程認證等服務,支持老年人利用國家和地方自助認證平臺等,實現自助認證,為解決部分老年人不會使用智能手機認證的問題,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的手機應用中開發了“他人代操作”的功能,家人或者工作人員可以幫助老人認證。我舉個例子,2022年人社部推出的家人“親情服務”手機功能,使用人數就達到了2335萬人,另一個模塊“工作人員幫助老人認證”,使用量超過935萬人次。
三是通過服務精準開展認證信息的核實。《條例》還規定,通過信息比對、自助認證等方式,無法確認社會保險待遇享受資格的,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可以委托用人單位或者第三方機構進行核實。近年來,對信息比對不能確認待遇領取資格的人員,我們結合全民參保計劃和退休人員社會化服務,包括健康體檢、文娛活動、走訪慰問等方式,開展認證信息核實,寓管理于服務,還主動為行動不便者提供上門服務。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