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重大項目考評實現遠程化可視化
原標題:“地上做、云端看”廣西重大項目考評實現遠程化可視化
“過去對重大項目建設開展績效核驗要到現場實地察訪,費時費力效率低?,F在用電腦、手機登錄‘天眼’系統和‘桂績通’App,無論項目現場遠近,均能實施可視化核驗,績效管理真正實現了‘地上做、云端看’?!比涨?,廣西一名績效管理干部深有感觸地說,廣西對重大項目在全國率先開展“天眼”績效察訪以來,不僅減少用時90%以上,減輕了基層負擔,而且提升了核驗效率、考評精準度和客觀度。
長期以來,重大項目績效考評存在實地核驗工作量大、查驗時間長、受人為因素影響等問題。如何破解這一難題?2022年7月,由自治區黨委編辦(績效辦)和自治區自然資源廳聯合共建、廣西自然資源遙感院自主研發的廣西績效管理“天眼”察訪核驗系統正式上線運行,這也是全國首個運用衛星遙感測繪、無人機航拍等現代技術手段開展重大項目績效察訪核驗的信息系統。打開“桂績通”App,可聯通“天眼”系統和績效管理云平臺,能實現“一屏管績效、一鍵查績效”。
記者了解到,“天眼”系統將自治區領導聯系推進的重大項目、自治區統籌推進的重大項目、重點民生項目、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基金)簽約投放項目等績效考評項目納入遠程監管范圍,通過高精度衛星遙感測繪、無人機航拍等手段,進行全程可視管理、衛星內業核驗、智慧外業核查。系統實行“紅黃綠”燈管理,對存在問題的項目進行智能分析、及時預警提示;對室內衛星看不到的地方劃定電子地理圍欄,讓項目方拍照上傳,必要時可直接導航前往實地察訪,實現了對重大項目建設全周期追根溯源、動態可視、進程可控、結果可考。
統計顯示,自2022年7月以來,全區納入“天眼”系統項目有4800個。其中自治區領導聯系(督導)項目59個、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基金)項目50個,自治區統籌推進重大項目1048個,平陸運河重點樞紐工程3個。截至今年9月下旬,系統累計實施影像回溯或監測近1.4萬次,有效推動了中央和自治區重大決策部署落地見效。
自治區黨委編辦(績效辦)負責人表示,1年多的實踐表明,運用“天眼”系統,廣西重大項目績效管理實現了由管理對象“跑腿”向數據“跑路”的重大轉變。目前,該辦已在我區部分市縣試點推廣,并逐步擴大應用范圍。下一步,將繼續完善“天眼”系統和“桂績通”App,努力為全國績效管理提供“廣西方案”和“廣西智慧”。(記者唐廣生 通訊員黃尚寧 潘正偉)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