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積極推進重大工程、重點項目建設 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央廣網北京11月13日消息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道,連日來,各地積極推進重大工程、重點項目建設,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在內蒙古通遼市奈曼旗300兆瓦風電工程明陽烏拉吉風電場繼電保護室,技術人員正在進行并網前的最后調配,準備正式交付運營。
項目建設負責人丁賀:收尾工作主要是線路的消缺、塔筒的消缺以及風機的消缺等,計劃11月底完成全部投產,交給生產運維正式上網投入使用。
通遼市奈曼旗300兆瓦風電工程是全國首個“火風光儲制研”一體化示范項目,也是國內首個開展定制化風機和大規模儲能電池應用項目。與目前的火力發電廠相比,項目每年可減少排放煙塵4748.4噸、二氧化硫1098.38噸,對于持續提升清潔能源消納比例、推動綠色載能產業高質量發展等都具有良好的示范效應。
明陽烏拉吉風電場副場長孫海鵬:截至目前,發電量已經達到2000萬千瓦時。未來我們規劃每年發電量9億千瓦時清潔能源電量送到電網,配套的儲能電站總容量是55兆瓦。
在安徽蕪湖無為市劉渡鎮,引江濟淮鳳凰頸泵站改造工程的施工現場,工人們正忙著進行電基層及以下全部銅澆筑。該項目是巢湖流域排澇灌溉的關鍵控制性工程。建成后,能實現對巢湖流域每秒240立方排澇、每秒200立方灌溉等多重效益。
安徽省水利設計總院工程建設管理中心副主任王茂松:我們目前已經完成全部地下基礎工程,新建泵房施工已經過半,新建壓力水箱施工已經超過百分之七十,倒排工期,掛圖作戰,按時保質完成目標任務。
引江濟淮工程是國務院確定的全國172項節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中的標志性工程,鳳凰頸泵站所屬的鳳凰頸樞紐是全線八大樞紐之一,完工后將實現從防洪、排澇、灌溉傳統水利向統籌水資源優化配置、水環境改善、水生態修復等現代水利的華麗轉身。
古上隧洞是江西贛州寧都梅江灌區工程團結總干渠重要節點工程,施工現場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梅江灌區工程總投資約43.8億元,預計2025年底建成。建成投入使用后,對合理優化區域水資源配置,改善城鄉供水條件,助力鄉村振興具有重要意義。
梅江灌區項目A2標段古上隧洞負責人黃毓江:目前該隧洞的開挖支護進尺是160米,計劃工期為12月底全線竣工,屆時可以滿足年底團結總干渠前10公里的通水條件,通水之后可以服務于洛口鎮整個片區的灌溉。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