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優化公租房保障方式,推行實物保障和貨幣補貼并舉
央廣網北京12月12日消息(記者門庭婷)12月11日,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廣東省“民生十大工程”五年行動計劃》通知,其中提到,廣東省“民生十大工程”聚焦十大領域,謀劃實施27項重點任務。
在住房領域民生工程方面,通知提到,推進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構建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更好滿足城鎮新市民、青年人多層次住房需求。聚焦房屋建筑安全和功能,持續改善城鄉居住環境。
同時,推進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擴大保障性租賃住房供給,制定和完善保障性租賃住房配套政策,用好土地、財稅、金融等各類優惠政策,進一步挖掘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企事業單位自有閑置土地資源潛力,推進政府和企業事業單位閑置住房、自有物業轉為保障性租賃住房;發揮國資國企作用,培育發展專業化住房租賃企業,引導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參與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運營,促進解決新市民、青年人等群體住房困難問題。
持續做好公租房保障,優化公租房保障方式,推行實物保障和貨幣補貼并舉,對城鎮戶籍低保、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依申請應保盡保,對其他保障對象在合理輪候期內給予保障。規范租賃補貼發放,滿足住房困難群眾多樣化的住房需求。2023—2027年,新增累計籌集建設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77萬套(間、戶),其中:保障性租賃住房60萬套(間)、公租房5萬套,實施發放租賃補貼12萬戶。
通知還提到,推進建設宜居安全的居住環境。積極穩妥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基本完成2000年底前建成的需改造城鎮老舊小區改造任務,有條件的地區力爭完成2005年底前建成的需改造城鎮老舊小區改造任務,補齊基礎設施短板、完善小區居住功能,優化提升人居環境,加快建設完整居住社區。2023—2025年,新開工改造超過4000個小區。深入推進自建房安全隱患整治,規范經營性自建房用地、規劃、建設和經營審批管理,建立健全閉環管理機制。常態化開展房屋安全隱患巡查,壓實產權人和使用人房屋安全主體責任,對發現的問題房屋,采取停用封閉、除險加固、依法拆除等方式落實嚴密管控和銷號整治,堅決遏止房屋安全事故發生。
此外,扎實推動農房質量安全風貌提升和農房建設試點行動,加強新建農房風貌管控,編制農房設計通用圖集和制定農房風貌指引,推進存量農房微改造,強化農房建設質量安全監管,加強鄉村建設工匠培訓和管理,加強傳統村落保護利用,推進綠色農房建設,探索裝配式、光伏一體化等新型農房建造方式。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