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首艘氫動力拖船在比利時投入運營
當地時間12日,首艘氫動力拖船在比利時安特衛普-布魯日港投入運營。該船由燃燒氫氣與傳統燃料相結合的內燃機驅動。其使用的雙燃料中速發動機達到歐盟V級排放標準。拖船運行的整體循環總體減少了65%的傳統燃料消耗和相關排放。
據介紹,這艘拖船的甲板上共安裝了6個存儲裝置,可儲存415公斤的壓縮氫氣。
歐盟大力發展氫能 仍面臨諸多挑戰
近年來,歐盟大力發展氫能,認為氫能有助于調整能源結構,并給工業、交通、建筑等領域帶來巨大轉變,帶動投資和就業。不過從目前來看,由于氫能的成本偏高,以及市場規則不完善等因素,歐盟發展氫能的道路面臨諸多挑戰。
12日,隨著世界首艘氫動力拖船在比利時安特衛普-布魯日港投入運營,這個歐洲第二大港口也正式進入氫能賽道。
目前氫氣主要在化工、冶煉、化肥等行業作為工業原料,而作為燃料使用仍在試驗階段。在歐盟委員會看來,氫能未來有望成為更加有競爭力的能源,而氫能占歐盟能源消費的比例也有望從目前的2%上升至2050年的13%左右。不過安特衛普-布魯日港方面承認,在當前技術仍不成熟、成本相對偏高的情況下,只有持續加大投入,才能將氫能項目推進下去。
安特衛普-布魯日港港務局副總裁 阿爾努茨:必須承認當前氫能的成本相當高,不過作為主要的參與者,我們港務局必須成為領跑者,樹立一個好的榜樣。這意味著不得不進行一些先期投資,但我們相信未來成本將會降下來。
作為新興產業,氫能與歐盟未來產業布局、經濟結構乃至對外經濟關系發展關系密切,為此歐盟公布了大量氫能項目。但來自企業界的人士表示,監管機構規則上的不確定性是當前歐盟發展氫能的最大困難。
西班牙阿蒙造船廠市場部總監 加西亞:監管機構的規則時常讓人產生疑問,因為目前出臺的規則依然基于傳統類型的燃料。但對于氫氣這類新型燃料,并沒有適宜的規則,所以我們最大的困難是與監管機構對話。我們不僅要設計建造新能源船舶,還需要與監管機構一起制定新規則,這當然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歐盟每年消耗氫氣總量約為800萬噸,占全球氫能需求的9%。但歐盟生產的氫氣大多來自天然氣,會產生大量碳排放物,直接影響減排目標。此外,由于制造氫氣需要消耗大量電力,這對受地緣政治影響,電力價格攀升的歐盟來說是也一個考驗。從目前來看,歐盟氫能的發展之路依然充滿未知性,距離大規模商業應用尚待時日。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