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抽腹水后降生 上海專家成功給予宮內“問題胎兒”生機
中新網上海5月26日電 (記者 陳靜)在懷孕22周時,準媽媽付女士被查出腹中胎兒有大量腹水,或罹患先天性消化道畸形等。但她并不想放棄還未出生的孩子。記者26日獲悉,仁濟醫院產科團隊為其制定了宮內抽取胎兒腹水后再行剖宮產的治療方案。經過宮內治療,寶寶順利出生,母女平安。
付女士說,在孕22周被發現胎兒有大量腹水時,原產檢醫院建議她放棄這個孩子。她來到仁濟醫院婦產科主任醫師張羽的門診求助,希望和醫生一起努力,給孩子爭取生的機會。
張羽的診斷結果排除了胎兒遺傳性疾病、宮內感染等常見疾病。但胎兒的腹水仍有增無減。
孕32周時,胎兒的腹水越來越嚴重,腹水最深處已經有8厘米,嚴重壓迫并影響胎兒的心肺發育。同時,孕媽媽血小板減少。據悉,因為伴有羊水過多,付女士的肚子已比許多足月的媽媽還要大,她腹脹難忍,夜間無法平臥。繼續妊娠,她和寶寶都已無法承受。
據悉,一般而言,32周的早產新生兒存活機會較大,醫療團隊決定,讓寶寶出生。張羽表示,寶寶腹水那么多,出生的一刻肺部擴張受限,可能無法建立自主呼吸;付女士還伴有血小板減少,分娩時有大出血可能,這些問題都亟待解決。
付女士入院待產,仁濟醫院組織多學科討論,同時邀請了復旦大學婦產科醫院超聲科主任醫師嚴英榴、兒童醫學中心新生兒監護室主任醫師孫建華等專家共同制定治療方案。
專家們認為,先為宮內胎兒進行腹水穿刺引流術,緩解胎兒心肺壓力,提高搶救成功率;穿刺后立即為付女士行剖宮產手術,終止妊娠,以避免其他風險。據悉,手術中,醫生們抽取了胎兒腹水600毫升后,其心率恢復正常。孩子在剖宮產手術中誕生。
在搶救團隊的監護下,新生兒順利由轉運暖箱車轉至兒中心新生兒重癥監護室進一步診治。
據悉,仁濟醫院婦產科是國家衛健委首批臨床重點專科之一,同時也是上海市產科心臟病監護中心、上海市危重孕產婦會診搶救中心和上海市產前診斷中心。醫院方面表示,該患兒宮內治療的成功,凸顯該院產前診斷中心的多學科協作救治的優勢,也意味著仁濟醫院婦產科胎兒醫學亞專業的發展邁上新臺階。(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