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大興安嶺生態經濟效益“加速”:已完成191萬元林業碳匯交易
中新網呼倫貝爾5月26日電 (記者 張瑋)26日,內蒙古大興安嶺重點國有林管理局官方消息稱,內蒙古大興安嶺正在實現生態效益轉化為經濟效益的“加速度”。截至目前,內蒙古大興安嶺重點國有林區已完成5筆林業碳匯交易,共計191萬元(人民幣,下同)。
內蒙古大興安嶺重點國有林區地處中國最北端,森林覆蓋率為78.39%,是中國目前保持最好、集中連片面積最大的國有林區。
據了解,2014年,當地綽爾、克一河等6個林業局啟動林業碳匯項目試點工作。2017年12月,綽爾林業局與浙江華衍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完成了內蒙古大興安嶺重點國有林區第一筆林業碳匯交易,交易額為40萬元。2018年至今,綽爾、克一河林業局又連續完成4筆林業碳匯交易,總交易額達151萬元。
資料顯示,林業碳匯是指通過植樹造林、森林管理等措施,利用植物光合作用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并將其固定在植被和土壤中,從而降低溫室氣體在大氣中濃度的過程。二氧化碳排放企業可通過購買林業碳匯,抵消企業自身相應的碳排放。
內蒙古大興安嶺重點國有林管理局碳匯辦公室主任包國慶介紹:“按照每生長1立方米林木,森林平均吸收約1.83噸二氧化碳計算,內蒙古大興安嶺重點國有林區森林碳儲總量約為18.9億噸。目前,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每年新增林業碳匯量約為4000萬噸,成為一個巨大的‘儲碳庫’?!?/p>
內蒙古大興安嶺重點國有林管理局官方表示,林業碳匯交易是內蒙古大興安嶺重點國有林區下一步改革與發展非常重要的內容。接下來,該管理局將進行專業化、市場化運作,深入挖掘林業碳匯交易潛力。(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