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一座近500年歷史古橋被洪水沖毀
發布時間:2020-07-07 13:47: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因持續強降雨,特別是7月6日晚至7月7日上午持續暴雨引發洪水,導致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安徽省黃山市屯溪區的鎮海橋于7月7日上午9:50分左右被大水沖毀。
由于大橋兩岸街道、社區干部超前部署疏散人員,封閉橋梁人車通行,無人員傷亡。屯溪區委主要負責人第一時間帶領相關部門趕赴現場,組織抗洪搶險。目前,由于洪水尚未褪去,無法詳細勘測受損情況,屯溪區將嚴密持續跟進觀測情況。
鎮海橋為6墩7孔全石質拱橋,始建于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清康熙十五年(1676年)重修,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再遭水毀,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再度重修。清光緒十年(1884年)四座橋墩受損,再次重修。長133米,寬15米,為六墩七孔石質拱橋。
(責編: 賈春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