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化“保姆式”服務助推重點項目早投產早見效
“集中冶煉項目通過環評審批的過程,并不是一帆風順,甚至可以說是困難重重。”江蘇省泰州市興化生態環境局局長馬紅祥日前在“一線實干”講習所上,講述了戴南鎮不銹鋼集中冶煉項目環評審批的案例。
據介紹,項目審批時,遇到了園區規劃環評、產能置換、合規園區以及總量平衡4個方面的難題。根據建設項目落戶工業集中園區需符合園區規劃環評等相關規定,園區規劃環評是建設項目審批的前提條件。為此,興化生態環境局積極推進戴南科技園區規劃環評編制工作,集中骨干力量,特事特辦、急事急辦、全力幫辦;組織專家聯合評審,經過多次匯報、修改,最終獲得泰州市生態環境局審查意見。
這是興化生態環境局以“保姆式”服務助推重點項目早建設、早投產、早見效的一個生動案例。
近年來,興化生態環境局大力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新發展理念,圍繞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堅持用優質的環保服務助推項目建設,推行全員服務、高效服務、跟蹤服務、持續服務“4個服務”,為全市高質量發展貢獻“生態環境力量”。
全員服務、高效服務:“技術專班”“綠色通道”讓企業少走彎路
興化生態環境局建立重大項目環保要素保障機制,專門成立優化營商環境工作領導小組以及工作專班,掛鉤聯系6個重點項目建設;建立“一把手”總負責、分管領導牽頭負責、職能科室具體負責、相關科室單位協同配合的工作機制。
興化生態環境局認真落實“企業接待日”制度和掛鉤聯系制度,對企業在生產、治污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及時提供技術指導,讓企業在污染治理、技術改造等方面少走彎路。
興化生態環境局全面落實“不見面審批”和“3540”改革方案要求,將報告書、報告表項目的審批時限由法定60個工作日,壓減至公示結束后的1個工作日內辦結,登記表項目由企業自行在網上備案確認。
為做好疫情防控,興化生態環境局在推行“不見面”審批、重大項目環評采用專家函審等便利環評審批的基礎之上,建立和實施環評審批正面清單,提高工作效能,積極支持相關行業企業復工復產。
跟蹤服務、持續服務: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興化生態環境局落實專人對接和負責跟蹤,定期調度重大項目環評審批服務情況,對發現的問題及時協調解決。
興化生態環境局將環評審批過程項目化,各重大項目列出時間節點,倒排進度,針對環評編制質量、速度等,主動與環評機構對接,提高項目環評報批效率。對環評審批權限在江蘇省、泰州市生態環境部門的項目,及時向上對接,做好項目預審服務工作。
項目落地后,興化生態環境局注重加強日常監管,科學精準執法,確保項目達標排放。制定《“五抓五促”提效能、全力奪取“雙勝利”專項行動實施方案》,進一步理清環境監管正面清單,準確把握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標準“應、緩、輕、免”情形,充分利用科技手段開展非現場檢查、非現場監管,切實減少執法干擾。
同時,用足用好環保信用評價、綠色金融、差別化水電價格、專項資金補助、環保信任保護等政策措施,構建獎懲分明、公平透明的差別化監管機制。
“下一步,我們將轉變工作方式,加快由倒逼發展向激勵發展轉變,增強自主發展、綠色發展的內生動力。同時,引導傳統企業直面陣痛、快速轉型。”馬紅祥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