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黑熊仔進村偷吃蜂蜜被紅外相機“拍個正著”
中新網成都7月30日電 (安源 龍婷婷)記者30日從大熊貓國家公園管理局獲悉,該局于今日對外公布亞洲黑熊仔進村偷吃蜂蜜完整影像,該段影像是大熊貓國家公園管理局綿陽分局關壩保護小區集體蜂場內布設的紅外相機捕捉到的亞洲黑熊偷盜蜂蜜的完整畫面,拍攝時間為7月28日凌晨,一只3歲左右的亞成體黑熊闖入蜂場,整個過程持續近20分鐘。
視頻中,一只小黑熊趴在被鋼筋混凝土牢牢保護起來的蜂箱上,左看右看,確認感覺安全后,它順著鐵欄爬到地面,直立起來開始想法子“偷盜”。它先試著用上肢抓住柵網向外搖動,接著用嘴咬著一齊用力往外拉,或用一只胳膊扶著水泥框一只爪子用力拉,眼見著都無用,著急得上躥下跳。它又試著把前爪子伸進柵籠里掏,挨個試一圈,終于在離得近的一個蜂箱里夠著蜂蜜,順利吃上了蜂蜜。
“這個黑熊從體型來看,約為3歲左右的,那晚吃了大約15斤蜂蜜。現在保護好了,熊出沒偷蜂蜜的情況也越來越頻繁,今年還沒有到高發季節已經偷吃了蜂場40多箱蜂蜜,去年160多箱,前年140多箱,一年比一年多,平均每年要吃掉600斤左右的蜂蜜。它們有些就地食用,有些甚至把蜂箱直接抱跑了。一直也沒抓到‘偷吃證據’,這次布設的相機終于將它逮個現行。”平武縣關壩流域自然保護小區理事長孟吉介紹說。
據悉,大熊貓國家公園管理局綿陽分局建立的關壩流域自然保護小區,是大熊貓國家公園社區建設中,創新保護與發展模式和典型案例之一。從黑熊與當地社區的逐步融入與共存來看,關壩自然保護小區將人的轉變作為協調保護與發展矛盾的首位是具有可借鑒性,由靠山吃山到養山護山的轉變,由要我保護到我要保護的轉變,由禁止規范到社區共管的轉變,從參與大熊貓棲息地修復到參與生態友好型產業產品開發,使得社區民眾的自我認同感和自豪感不斷提升,同時帶動的是當地生態環境得到有效保護。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