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道路擁堵居歐洲之首 改善交通設施迫在眉睫
中新網8月10日電 據歐聯網援引歐聯通訊社10日報道,意大利Cgia工會社會調查研究部門引述歐盟的一項研究數據分析指出,意大利是歐洲平均每年道路擁堵時間最長的國家,駕駛員人均每年塞車時間為38小時。而歐盟27個成員國駕駛員人均每年塞車時間僅為30.4小時。
據報道,意大利與其他主要歐洲國家相比,荷蘭駕駛員人均每年塞車時間為32個小時,法國和德國約為30個小時,西班牙目前已下降至26個小時左右。
意大利Cgia工會研究人員認為,造成意大利道路嚴重擁堵,主要基于兩方面的原因。首先是意大利城市公共交通工具數量不足,迫使許多城郊通勤者選擇私人交通工具上下班;其次是意大利的機動車道行駛強度相對較低。換言之,也就是意大利道路交通基礎設施,遠落后于歐洲其他國家。
意大利國家統計研究所指出,由于公共交通工具的不足,目前意大利只有12.2%在職人員,選擇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上下班;而69.2%的在職人員,則選擇開私家車上下班。這一現象進一步加劇了道路的擁堵。
意大利國家統計研究所統計資料顯示,2017年,意大利每10萬居民擁有27.8公里鐵路網,該數據低于歐盟成員國42.5公里的平均水平;意大利電氣化雙軌鐵路網每10萬居民擁有6公里,同樣低于歐洲14.7公里的平均水平。
此外,2017年,意大利每1萬輛機動車平均擁有1.8公里高速公路;而西班牙、法國和德國每1萬輛機動車,平均擁有2.8至6.8公里高速公路。
意大利基礎設施和運輸部研究辦公室調研員保羅·扎比奧表示,目前意大利交通基礎設施系統建設的滯后局面,導致意大利每年將蒙受400億歐元的損失。因此,意大利很有必要加大道路交通基礎設施的投入,加速拉動國內需求增長,從而刺激社會經濟發展。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