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工黨:脫貧攻堅民主監督中的專業、身份、機制優勢
【解說】2018年9月,“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區域聯盟中心醫院”在云南省昭通市鎮雄縣揭牌,“中國農工民主黨華西專家醫療扶貧鎮雄工作站”同步啟動。這座位于云貴高原北部、人口達170萬的貧困縣城,第一次有了屬于自己的ICU病房。
【解說】醫院的建立要從兩年前開始說起。2016年6月,中共中央部署8個民主黨派中央對口全國8個貧困人口多、貧困發生率高的中西部省區開展脫貧攻堅民主監督。包括昭通市在內的云南省16個州(市),正是中國農工民主黨的對口地點。
【解說】日前,農工黨中央副主席楊震在北京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介紹,2016年農工黨接到部署后,隨即成立由陳竺主席擔任組長的領導小組,協調全黨投身民主監督。四年來,農工黨中央累計組織考察調研105批次,覆蓋87個縣312個村。同時,農工黨還創立了“科學巡政”的創新調研方式。
【同期】農工黨中央副主席 楊震
南京郵電大學一個學院的院長,這個院長也是江蘇農工的副主委,他帶了他那個團隊,用科學的方式,因為他是學術界的,帶了老師,帶了學生,到了云南。云南因為貧困縣比較多的,它一共129個縣,88個是貧困縣。然后他們選了其中10個縣、20個村,1000戶農戶,進駐、長期跟蹤調研,就每年要去幾次,做了6600次的跟蹤調查。
【解說】談及民主黨派在開展脫貧攻堅民主監督當中的優勢,楊震認為,農工黨緊密聯系醫療衛生界,在“健康扶貧”方面發揮了獨特的專業優勢。
【同期】農工黨中央副主席 楊震
我們大家都知道,脫貧攻堅國家是有標準的,叫“兩不愁三保障”,什么叫“兩不愁”?不愁吃,不愁穿?!叭U稀北U鲜裁茨??醫療、教育、住房,也就是人的最基本的需求。那農工黨的主要界別三個領域,外面的人大部分人知道是醫療衛生界的,后來實際上擴充了,還有就是生態資源環境,還有一個人口。那么光從醫療衛生界跟前面的“兩不愁三保障”里面那個“健康扶貧”完全對的上,所以我們這個里面有很多專家,到了地方,你光“兩不愁三保障”里面這個“健康扶貧”達沒達要求,專家一看就知道了。
【解說】楊震介紹,農工黨對接的云南省昭通市鎮雄縣全縣無壩區,境內山巒起伏、溝壑縱橫。直至2017年,當地醫療服務能力仍相當薄弱,因病致貧問題突出。2017年,農工黨中央主席陳竺到當地調研,在了解情況后,通過發揮農工黨在醫衛領域優勢,聯系華西醫院,為當地提供對點幫扶。
【解說】楊震指出,除專業優勢外,農工黨的民主監督還有具有顯著的身份優勢和機制優勢。
【同期】農工黨中央副主席 楊震
什么叫身份優勢呢?脫貧攻堅這個事情而言,并不是農工黨具體在做,也不是民主黨派具體在脫貧攻堅,而是中國共產黨中央的領導之下,各級黨委和地方政府具體在做。那我們相對是比較超脫的。當然也有一個制度優勢,因為中共中央統一發了這個文的,地方政府黨委是全力配合的,各種對接機制都有。同時我們寫的這些報告到國家扶貧辦,它每年對各個省它要進行考評的,我們寫的報告,是它考評的依據之一。所以這個上面也是不一樣,這個機制是比較強有力的,所以效果會比較好。
【解說】四年來,農工黨與中共云南省委及地方黨委座談會商119次,通報調研發現、提出各類意見建議500余條。楊震表示,農工黨將再接再厲,充分總結此次民主監督工作經驗,繼續對脫貧工作監督核實、查漏補缺,以達成年終圓滿收官。
【同期】農工黨中央副主席 楊震
要保證(脫貧攻堅)這項任務圓滿完成,最后不能松勁。要全力以赴把剩下的幾個月時間利用好,把這個工作做好,對這一次脫貧攻堅里面的經驗要進行總結。經驗總結了以后,第三個方面要推廣,將它進行制度化,這樣讓我們民主黨派在中國的新型政黨制度之下能夠發揮更重要的作用。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