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留學困難多 在歐洲中國留學生堅持完成學業
中新網9月23日電 據《歐洲時報》報道,多位在歐中國留學生表示,盡管困難重重,會堅持把學業讀完。“今年留學生們真挺不容易的,等以后回憶起來會覺得我真厲害!”談及新冠肺炎疫情對留學生活的影響,德國布倫瑞克工業大學在讀研究生單鵬如是說。
“其實我不喜歡上網課”
從德國夏季學期開始,單鵬就一直留在學校,至今已超過半年。冬季學期將在10月21日開啟,上課模式同夏季學期一樣,線上線下結合。“基本沒有線下授課,除了需要做實驗等特例。”單鵬說。
“我不喜歡上網課,主要原因有兩個。”單鵬表示,一是無法保證接受準確信息和無法保持精神集中是他最擔心的問題。比如學術研討會等需要同學與老師交流的線上課程,德國母語者的語言速度、用詞習慣都會變得跟線下不同,非母語者一個詞跟不上就容易被落下一截。“另外一個是,在家上網課,學習效率難以保證。說實話全網課形式很容易走神,挺無奈的。”
單鵬的同學,同樣就讀于德國布倫瑞克工業大學的孟哲,從去年底就一直留在德國。他向記者表示,希望盡快開學、盡快畢業、盡快返回中國,“今年留學生真的很難,但都是為了前程。”
疫情過后想留在法國
就讀于法國斯特拉斯堡大學藝術史專業的朱洋洋,去年讀完語言課程,今年是研究生課程第一年。她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稱,自己是不得已才回來的。“8月初簽證就要過期,法國簽證難拿又繁瑣,不得不回來續簽,不能放棄學業。”
朱洋洋表示,她身邊有不少同學看到法國疫情反彈后選擇休學一年,而她不愿意等這一年。剛開學時“大課班”的學生較多,100個座位坐得滿滿當當,很多同學不喜歡戴口罩,朱洋洋自己一個人坐在角落,身邊隔一個空座,整個教室里只有她一個中國人,“一個星期像過了一個月,”她說。
斯特拉斯堡是法國最大的邊境城市,朱洋洋說,城市目前屬于“高風險地區”,起初學校規劃里采用“隔斷式授課”,即幾個學生之間隔出空座,但可能因為工作量較大或教室數量不足最終取消。
目前朱洋洋保持著“學校和宿舍”兩點一線的生活狀態,偶爾去超市買些生活用品,做飯是跟同一棟宿舍里的幾個中國同學一起搭伙。大部分餐廳雖都已正常營業,但她只會在非用餐時間和店內人少的時候去。
盡管法國疫情相對嚴重,但朱洋洋認為這是一段很好的人生經歷,她熱愛藝術也熱愛法國。“希望疫情早日終止,自己也能盡快畢業,我想留在這個充滿藝術氣息的國度。”
搭乘包機返英復學
9月21日,載有74名中國留學生的赴英復學包機從重慶起飛,啟程前往曼徹斯特,這是疫情以來中國航空公司執飛的首條國際復學包機。航班由海南航空與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紐卡斯爾大學、約克大學、謝菲爾德大學等23所學校共同組織,旨在為上述23所英國大學的中國留學生提供返校復學便利。
此后近兩個月時間,還將有來自中國各地的約2萬名留學生從重慶分批次乘坐海南航空90余航班前往曼徹斯特和布里斯托。
9月25日,陳瀚將踏上前往英國斯旺西大學的包機,“一共花了一萬三千多(人民幣)。”陳瀚表示,買票的過程比較順利,價格也可以接受。
對未來的留學生活,陳瀚充滿期待。相比疫情,語言溝通是否順暢、能否跟上教學進度是他更關心的問題。作為交換生身份的陳瀚在英國留學時間只有一年多,他希望在這短暫而不平凡的一年中,感受中西文化的異同,順利完成學業。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