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士頓咨詢報告:積極氣候目標將為中國創造多方位機遇
中新網北京10月21日電 (記者 夏賓)波士頓咨詢公司(BCG)21日在京發布《中國氣候路徑報告》(下稱“報告”),將中國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期間承諾的減碳目標層層拆解,轉化為切實可行的減排路徑。報告稱,積極的氣候目標將為中國創造多方位機遇。
過去的20多年既見證了中國的快速發展,也是中國成為碳排放大國的歷程。報告指出,2013年后,隨著經濟增長趨緩,以及節能減排措施力度的加大,碳排量進入平臺期。全球來看,盡管增速趨緩,但經濟產業結構、能源清潔程度、能源使用效率、能源需求強度的共同作用導致了中國碳排放現今的巨大體量。
BCG董事總經理、全球合伙人、社會影響力專項中國區負責人陳白平表示,在過去的十幾年中,中國在各維度均采取了切實有效的行動。能源方面,中國是世界光伏行業的領導者,占全球光伏裝機量的45%左右,并持續為光伏價格降低做出貢獻。工業方面,“十三五”期間中國致力于供給側改革,清退了大量低效產能。交通方面,政府通過雙積分政策引導新能源車普及。建筑方面,中國出臺了綠色建筑評價標準和標志認證。農業和土地利用方面,中國是近十年來森林面積凈增加最大的國家。
報告認為,制定更高的減碳目標,將從發展的可持續性、直接的經濟促進、國家能源安全性三方面為中國發展帶來新的機遇。
報告進一步稱,在碳中和目標的指引下,能源、交通、工業、建筑、農業與土地利用五大部門需要共同努力,開啟低碳轉型。
“這意味著以果決的政策驅動、機制改革為根基,以積極有力的減排舉措為抓手,推動行業的根本變革、企業的綠色轉型與公眾的減碳理念。”報告舉例,如在能源部門中積極推進能源體制改革,促進公平競爭與技術創新。在工業部門中挖掘工藝流程創新的減碳潛力,并引導企業建立完善的節能減排監管能力。在交通、建筑部門,提升社會對交通工具電動化、炊事與熱水電氣化的接受程度。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