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莎車縣:“三管齊下”助脫貧路上“一個不能少”
中新網新疆喀什11月11日電 (米爾班 努爾阿力木)莎車縣隸屬于新疆喀什地區,地處新疆西南邊陲,是“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中的一個縣,貧困人口多、脫貧難度大。近年來,莎車縣墩巴格鄉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方略“多管齊下”,因人因地施策實現貧困民眾在脫貧之路上“一個都不能少”。
以問題為導向 實現就業
11日一早,莎車縣墩巴格鄉牌坊村農機合作社開始忙碌起來。村民阿布來提·吾斯曼剛吃過早飯就來到合作社里維修農機設備。
“以前缺技術,想就業沒有就業渠道。”阿不來提·吾斯曼說,早些年,他與合作社里的員工大都靠種地為生,因為缺乏技術,收入不穩定,日子過得緊張。
就業是最有效、直接的脫貧方式。掌握就業技能對促進貧困人口脫貧增收有重要作用。墩巴格鄉瞄準“缺乏技術”這一致貧原因,結合貧困民眾的需要,有針對性地對民眾進行培訓。
莎車縣墩巴格鄉黨委書記魏亞興告訴記者:“我們的民眾缺技術,這是開展扶貧工作遇到的最大困難。我們主要采取兩個措施,一個是加大宣傳教育力度,還有就是加大對民眾的技能培訓。”
隨著脫貧攻堅持續深入推進,2019年,牌坊村成立農機合作社。在合作社投入運營前,阿不來提·吾斯曼和其他員工一起接受了培訓。掌握技能后,在合作社就業的貧困民眾全部實現了穩定增收。
“現在我有穩定的工作,我和老婆每人每月收入3000元。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改善。”如今,阿不來提·吾斯曼已經擺脫了貧困。
以種植為抓手 發展產業
在引導村民就業的同時,墩巴格鄉著力優化產業結構,培育“一鄉一業”“一村一品”。其中,白菜種植成效顯著。目前,全鄉白菜種植面積達到了1500畝,人均增收9000余元。
墩巴格鄉闊依其村村民麥合皮熱提·馬木提在惠民政策和技術的幫扶下,已經成為村里的白菜種植能手,她說:“在政府工作人員的技術指導下,一畝白菜地有2000到2500噸的產量。”
在闊依其村,小麥、玉米、棉花、巴旦木、白菜等作物正通過農業提質增效不斷突破著產量和質量瓶頸。特色產業已經成為全鄉民眾增收致富的主要途徑。
墩巴格鄉闊依其村“訪惠聚”工作隊隊長樵衛丹介紹,“為了鞏固脫貧攻堅成果,闊依其村還將繼續優化產業結構,明年計劃種植小麥1500畝、土豆140畝。通過優化產業實現人均增收500元的目標。”
以自主為補充 鼓勵創業
此外,墩巴格鄉大力實施“十小店鋪”工程,通過發放創業補助、減免租金等惠民政策鼓勵村民自主創業,開辟出一條新的增收途徑。
莎車縣墩巴格鄉黨委書記魏亞興表示,自主創業人員可以申請創業啟動資金,特別是在貧困戶開辦“十小店鋪”的時候,鄉里會給每一間“十小店鋪”申請5000元創業補助資金。
目前墩巴格鄉有十小店鋪97間,自主創業1024人,創業人群主要集中在商店、飯店、汽修店等服務行業,有效解決了富余勞動力就業問題。
“我不用交租金,現在生意也很好,每個月收入1500元到1800元。”墩巴格鄉拜勒墩村村民依布拉依木·庫底熱提經營著一家理發店,創業后的他很快就摘掉了貧困的帽子。
引導就業、發展產業、鼓勵創業,莎車縣墩巴格鄉“三管齊下”做好精準扶貧。截至今年10月,莎車縣墩巴格鄉已實現9000余人穩定就業和脫貧摘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