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續寧墨情 同圓振興夢——《筑夢·墨竹》第三屆“格桑花開·南京墨竹周”亮相南京
南京市民在瑪吉阿米展館內選購文創手機殼。
開幕式當天,塔巴陶瓷展館內,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普旦扎西(左)與旦增晉美(右)在制作花瓶。
“寧墨情、共筑夢”第三屆墨竹工卡縣農牧民群眾看南京活動現場。
“天邊之鄉·藏式生活館”高淳館開館當天,工作人員在展示產品。
“遇見夜金陵·筑夢新墨竹”寧墨嘉年華展演現場,南京市民駐足觀看。
第三屆格桑花開大學生就業創業特訓營開營。記者 鹿麗娟 攝
2019年,南京初見墨竹,帶著一絲好奇,懷揣滿滿欣喜,親人般地道聲:“你好,墨竹!”
2020年,寧墨滿心期待,這一次,想靠近一點,再近一點,帶著美妙之音道聲:“聆聽,墨竹!”
2021年,寧墨再次相聚,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帶著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道聲:“筑夢,墨竹!”
同唱寧墨歌,共圓振興夢 。墨竹夢,南京情。因為援藏,讓“天邊之鄉”與“六朝古都”跨越3800公里走到了一起……
11月3日,《筑夢·墨竹》第三屆“格桑花開·南京墨竹周”在南京市國際博覽中心開幕。在現場,觀眾聆聽來自墨竹工卡縣的天籟之聲《墨竹民歌》,欣賞藏族特色舞蹈《盛世慶百年》《歡騰的羌塘》,觀看塔巴陶瓷制作,品嘗甜茶、酥油茶。與開幕式同步開展的“天邊墨竹最西藏”是第三屆“格桑花開·南京墨竹周”重點亮點活動。
在“格桑花開·南京墨竹周”期間,“天邊墨竹最西藏”凈土產品與文化博覽會每天展示一個主題,分別為開館日、非遺日、美食日、文旅日、生活日,結合每日主題,利用文藝表演、直播帶貨等形式,展示西藏民族歌舞、主題體驗互動、墨竹小菜籽油推介等內容。
行走其中,琳瑯滿目的展館涉及西藏各市地、各產業、各行業的110家凈土產品企業、民族手工業企業,這些參展企業帶來了豐富且獨特的商品,其中有著歷史悠久的塔巴陶瓷、直孔藏香、傳統藏裝、凈土產品,參展商品品種數量達到1000種以上,總價值約3000萬元。
在塔巴陶瓷展館內,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普旦扎西與旦增晉美將陶土和水揉勻和泥,在轉盤前拉著陶坯。拍器底,安器壁、器嘴和器柄,打磨拋光,雕上花紋……整個工序在兩位師傅指尖行云流水地形成一個精美的花瓶,引得不少南京市民駐足觀看。
博覽會上,天邊墨竹小菜籽油展館內人潮涌動,購買者絡繹不絕。雪山泉的灌溉,充足的光照,賦予了天邊墨竹小菜籽油獨一無二的品質。千年來傳承的傳統工藝,將每一顆墨竹小菜籽經過燒、挑、撿、碾、磨、翻、萃7道工藝,歷經6個小時才能獲得高品質的墨竹小菜籽油,走上千家萬戶的餐桌,將健康、美味的理念傳進千家萬戶。
記者發現,相較于第一屆的兩款小菜籽油,今年增加至5款。天邊墨竹小菜籽油展館負責人索朗加措介紹:“還記得2019年第一屆‘格桑花開·南京墨竹周’,我們帶來了5噸小菜籽油,銷售了3噸;第二屆我們帶來了30噸小菜籽油,通過線上直播訂單達到70噸,最后成交80噸。”
“雖然‘格桑花開·南京墨竹周’只有短短的7天,但我們從年初就開始加班加點生產和包裝。除了博覽會線上線下同步銷售外,更加要感謝南京市、墨竹工卡縣各級機關單位和企業的認可,讓墨竹工卡縣更多群眾積極加入到種植業的大軍中,在促進增收的同時,讓更多群眾對生活充滿了幸福的希望。”索朗加措高興地說。
文化是溝通心靈的橋梁,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歷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標志。為了加深寧墨兩地的非遺文化交流、文化互動,加大非遺保護和傳承力度,探索非遺活化新路徑,讓更多的墨竹非遺文化走向市場,帶動老百姓增收致富,在南京市第九批對口支援墨竹工卡縣工作組的推動下,“天邊之鄉·藏式生活館”高淳館在高淳老街開館。
充滿墨竹風情的藏式生活館吸引了不少市民與游客,走進館內,整齊陳列的塔巴陶瓷、藏靴、藏式擺件、藏式水果托盤、唐卡等非物質文化遺產作品和文創延伸產品,色彩濃郁、古樸典雅,原汁原味地呈現了藏式民族特色生活中所涵蓋的細節。
今年,“寧墨情、共筑夢”第三屆墨竹工卡縣農牧民群眾看南京活動中,由拉薩市墨竹工卡縣建檔立卡貧困戶、致富帶頭人、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等12人組成的代表團,在5天時間里赴南京市各區參觀學習美麗鄉村建設、鄉村振興示范村創建、優勢資源開發利用、特色文化產業打造,其中還涉及中山陵、總統府、梅園新村紀念館等多個紅色教育基地,“零距離”感受寧墨情誼。返鄉后,農牧民群眾代表將組成宣講隊伍,赴墨竹工卡縣進行巡回宣講。
今年46歲的達瓦次仁來自墨竹工卡縣唐加鄉莫沖村,這是他人生中第一次出藏,他時不時都會拿起手機記錄下南京的美好。
年復一年,面朝黃土、背朝天的他,從沒敢想過有一天能來到南京這座大城市參觀學習。“非常感謝南京、墨竹兩地的黨委和政府給我們百姓這么好的學習機會,在感受南京文化的同時,我會努力學習各種今后會用到的經驗做法,回去后一定認真分享此行的所見所聞。”
隨著脫貧攻堅工作全面收官,鄉村振興更是進入了全面部署、加速推進的階段,為進一步推動寧墨交流,深化兩地友好協作,突破制約墨竹工卡縣農業農村發展的人才瓶頸,“寧墨情、共筑夢”第三屆墨竹工卡縣黨政干部鄉村振興素質提升專題培訓班在南京市棲霞區委黨校開班。
在為期12天、11場的專題培訓中,既有課堂專題教學,也有實地考察調研。課堂教學中,講解黨史、解讀鄉村振興戰略、分享南京各區、縣、鄉村建設經驗等;現場考察調研中,重點對鄉村旅游產業進行介紹。為更好適應新形勢新任務,更好推動墨竹工卡縣各項事業蓬勃發展,還將重點介紹棲霞區在社會治理方面積極探索出來的經驗與做法。
參加培訓的墨竹工卡縣扎雪鄉黨建專職副書記次仁平措對培訓中的《黨建引領基層治理與鄉村振興》《鄉村旅游產業打造》《提升基層工作中的溝通與表達能力》等課時非常感興趣。
今年35歲的次仁平措在基層已經工作了10年,他說:“作為一名基層黨員干部,此次培訓非常實用且機會難得,我將在培訓中認真學習,專心聽課,力爭把所學內容學懂、吃透,并將學習所得所獲靈活運用在今后工作中。”
為切實打好“鄉村振興、人才振興”主動仗,第三屆格桑花開大學生就業創業特訓營的35名特訓營學員將在南京市繼續以“1+3+N”的模式(即:1個月的封閉式訓練、3個月的見習,拿到N多種管理工具,實現N多種就業、創業可能性)進行培訓。其中,為期1個月的特訓營,將以理論輔導、案例分析、經驗分享、參觀體驗、實踐見習為主要形式。
特訓結束并見習3個月后,根據學員興趣、專業、能力,推薦到相關企業的不同崗位進行見習。見習期結束,根據見習情況和用人企業意見,協調南京市人社局提供就業崗位,在學員和用人企業之間構建就業雙向選擇平臺,由雙方自主選擇。
畢業于西藏農牧學院,今年23歲的德吉拉姆說:“非常感謝南京、墨竹兩地黨委、政府給我們提供了這么難得的體驗機會和這么好的一個學習環境。在特訓中,我將以最飽滿的狀態學習實踐特訓營老師教授的新理論、新知識,回到家鄉后學以致用,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墨竹、新拉薩、新西藏貢獻出自己一份微薄的力量。”截至目前,兩屆67名特訓營學員順利結業,就業率實現100%,累計跟蹤培養學員437名,成功開創了墨竹工卡縣人才培養、大學生就業創業的新局面。
連日來,南京城的夜晚格外熱鬧,第三屆“遇見夜金陵·筑夢新墨竹”寧墨嘉年華活動成為城中一道亮麗的風景。11月的南京夜晚已有了些許涼意,但活動現場熱情絲毫不減。琳瑯滿目的墨竹特色產品引得游客爭相搶購,秦淮區大成殿廣場、六合區市民廣場內的探親證發放處人潮擁擠,工作人員現場發放墨竹工卡縣旅游景點宣傳冊以及萬人探親體驗卡,市民、游客只需在申請表上填寫姓名、民族、身份證號碼、聯系方式,就能擁有一張探親卡。
嘉年華現場,南京市民賈如忠手提墨竹工卡特色產品開心地說:“今年是南京市對口支援西藏墨竹工卡縣26周年,能足不出市就欣賞到來自墨竹兄弟姐妹的熱情表演,我非常開心。《南京墨竹一家親》這首歌曲更是唱出了我們兩地人民多年來濃厚的民族團結情,回去后我要多聽這首歌,爭取學會唱這首有意義的歌曲,等到去墨竹工卡縣旅游時高歌一曲。”
為了讓前來墨竹工卡縣的南京市民更加深入、詳細、全面了解墨竹工卡縣,此次活動特別推出了《紅色之旅》《康養之旅》《生態之旅》等精品旅游線路,游客憑探親卡可在探親卡涉及的墨竹工卡旅游景區內享受半價優惠。
活動周期間,“寧墨情·醫公益”愛心醫治南京行活動中,來自墨竹工卡縣17名先心病、重癥畸形患兒,髖關節脫位、脊柱側彎等先天性疾病患兒在南京市兒童醫院免費接受治療。病房內外,墨竹工卡縣衛健委工作人員卓拉、墨竹工卡縣人民醫院醫生巴桑旺堆與護士德吉倉決忙著翻譯醫生的囑咐、記錄著每位患兒的病情進展……搬遷群眾措吉拉姆11歲的大兒子扎西班丹曾患有心肌缺損,經過南京市兒童醫院副院長、心胸外科主任莫緒明手術后,如今健康活潑。此次她與2歲患有先心病的小兒子貢覺次培再次來到南京兒童醫院接受治療時百感交集,她說:“感謝黨和政府,感謝南京、墨竹各級政府的救命之恩,感謝醫護人員精心治療和無微不至的照顧,讓我的兩個孩子得到及時救治。”
為進一步深化寧墨對口支援合作,聚力民生改善,強化產業合作,堅持“志智雙扶”,促進民族交流,進一步鞏固“寧墨一家親”情誼,第三屆“攜手與‘寧’‘墨’契共贏”發展懇談會上,南京市8家市屬國有企業與墨竹工卡縣8個鄉鎮結對,開展企鄉共建。現場合作雙方簽署企鄉共建合作協議,相關方還簽署了園區運營、科技幫扶、文化共建、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協議,全方位多角度助力實現合作共贏。
懇談會上,啟動了“在寧蘇商走進墨竹”活動,致力于讓更多企業參與到墨竹建設中來, 促進民族團結,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推動兩地交往交流交融。
第三屆“格桑花開·南京墨竹周”在墨竹工卡縣推出的人文紀錄片《在天邊》首映式中緩緩落下帷幕,雖然期間開展的活動、呈現的內容、講述的故事、傳達的情誼有限,但“南京墨竹周”每次都是一個新的起點,必將更好促進寧墨交往交流交融,實現更好更快發展。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第二屆“格桑花開·南京墨竹周”10日啟動
11月5日上午,第二屆“格桑花開·南京墨竹周”南京市新聞發布會召開,會上介紹了第二屆南京墨竹周具體活動情況并發布了原創IP形象寧寧和墨墨。[詳細] -
第二屆“格桑花開·南京墨竹周”開幕式在南京舉行
11月10日晚,《寧聽·墨竹》第二屆“格桑花開·南京墨竹周”開幕式在南京電視臺1500演播廳舉行,標志著第二屆“格桑花開·南京墨竹周”正式開啟。[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