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藏一家親 共筑幸福夢
圖為上海援藏打造的鄉村振興示范點——江孜縣索蓋村,群眾載歌載舞慶祝新生活。
圖為上海市第九批援藏干部人才重溫入黨誓詞。
圖為上海援藏打造的亞東邊境小康示范村——龐達村。 圖/文 記者 扎西頓珠
2019年7月14日,上海市第九批援藏干部人才153人來到日喀則市,開始踏上三年援藏征途。
3年來,上海市第九批援藏干部人才接過援藏工作接力棒,大力發揚老西藏精神、援藏精神,不斷深化“思想進藏、精神進藏、工作進藏、作風進藏”,全力推進援藏項目建設,謀篇布局、卡點落子、厚植基礎,著力推動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推動上海援藏立足新起點實現新跨越,助力日喀則實現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展。
3年來,上海市第九批援藏干部人才先后榮獲“全國脫貧攻堅先進集體”榮譽稱號,8個集體、27位個人榮獲全國、上海市、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的各類表彰獎勵。
辦實事聚人心,持續保障改善民生
改善民生、凝聚人心是西藏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上海市第九批援藏干部人才推進“市-縣(區)-鄉(鎮)-村(社區)”四級醫療服務體系建設,優質醫療資源實現共享和下沉,幫助受援五縣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得到顯著提升,更多農牧民群眾享受到了公共服務提升成果。上海援建日喀則市人民醫院在成功“創三甲”基礎上著力向“強三甲”邁進,690余項高難度新技術在日喀則落地生根,154項新技術填補自治區空白;胸痛中心等五大中心已全部進入實戰運行,為打造定位“平戰結合、軍民融合”的西藏自治區級區域醫療中心奠定了堅實基礎。在亞東等邊境地區進一步深化醫療“小組團”援藏工作,有效提升邊境地區醫療保障水平,為邊防服務,使邊民受惠。
注重受援地區教育均衡發展,以師資培訓中心為平臺,通過集中教研、送教下鄉、校本資源編寫等形式,大力推進學科教學研究和本地教師培訓;利用遠程平臺開展名師工作室、百校手拉手等活動,促進優質資源共享,助力薄弱學科攻堅;發揮“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合作聯盟”“教育質量攻堅聯盟”功能,不斷強化滬藏教育交流的輻射效應,日喀則市上海實驗學校中考、高考成績持續保持自治區前列,受援五縣教育水平穩步提升。
在定日縣扎西宗鄉珠峰小鎮、江孜索蓋村等鄉村振興示范點推動庭院改造、廁所革命、垃圾分類等相關工作,完善農村生活污水和垃圾處理設施與運營管理,努力建設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在發展珠峰小鎮等鄉村振興示范點生態旅游過程中,引領輻射周邊村莊,帶動更新發展理念,在堅持保護與發展協同推進中推動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著力打造鄉村振興“上海模式”。
上海市第九批援藏干部人才積極貫徹落實滬藏兩地關于上海支援建設亞東縣邊境小康示范村的重要指示,以特色黨建和培育優勢產業為重點,全力打造亞東縣龐達村,助力興邊富民強邊固邊。
做強產業幫扶,聚焦當地資源稟賦
2021年,在珠峰環線旅游的帶動下,日喀則國內旅游人次同比增長283.72%,銷售額同比增長485.65%。
上海市第九批援藏干部聚焦日喀則獨特的自然、人文、歷史文化稟賦,圍繞“文旅先導、三產融合、鄉村振興、智慧賦能”工作主線,牢牢抓住以“珠峰”為代表的日喀則特有的世界級旅游資源,匯聚對口五縣特色,全力打造“環珠峰生態文化旅游圈”,形成文旅產業為龍頭帶動高原農牧業、民族手工業等特色產業發展。
同時,根據受援地資源條件,大力發展“一縣一品”,積極培育特色優勢產業,重點扶持江孜青稞、亞東鮭魚、拉孜藏雞、薩迦民族手工業、定日珠峰旅游等特色產業穩定發展、保障就業、提升增收,并逐步由注重“輸血”向強化“造血”轉變,培養了一批扎根當地的產業人才。
上海市第九批援藏干部以“小組團”支援經開區工作為抓手,結合日喀則“南亞大通道”區位優勢,成立工作專班,布局軍民融合產業、南亞物流產業、鋰產業等產業發展,助力日喀則加快推進綠色環保、特色鮮明、優勢突出、可持續發展的高質量現代產業體系建設。
做大消費幫扶,發揮上海獨特優勢
——緊密依托上海市場。發揮上海大市場大平臺大流通優勢,建立上海蔬菜集團、西郊國際消費幫扶平臺,實施企業孵化培育、扶貧產品認證、集中采購銷售等,日喀則有22家企業近50種特色產品進入銷售渠道,薩迦八思巴藏香等19款產品被評為上海首批“百縣百品”特色產品。在上海市區設立布局消費幫扶10個直營店、20個生活館、100個專店專柜,全面拓展產品銷售渠道,加速西藏等對口地區的特色產品與上海市場對接,實現供貨有渠道、銷售有途徑。
——持續深化產銷對接。牽線上海光明食品集團和西藏農投集團進行戰略合作,聚焦開發和銷售上海市民接受度較高的青稞食品,簽署了為期2年、涉及2個億銷售額的消費幫扶協議。對口五縣通過展銷會、設立銷售專區、專檔專柜和農產品前置倉庫的方式,與上海五區多家批發市場、電商企業、大型超市建立了長期穩定的產銷關系。薩迦縣通過與徐匯區供銷系統的緊密合作,2021年實現農產品、民族手工業品銷售額突破4000余萬元。
——積極運用在線經濟。順應新經濟發展大勢,上海援藏干部化身主播,通過抖音、驢媽媽等平臺,舉辦多場在線直播推介日喀則特色產品,以“直播帶貨”拓寬消費幫扶渠道。以日喀則創業大學生為主體,推出“珠峰嚴選”網店,在線推廣銷售日喀則特色產品,2021年底舉辦“來自珠峰的饋贈——珠峰嚴選年終直播盛典”,為珠峰品牌引流,推動日喀則當地特色產業提質增效、開拓市場。
做優智力幫扶,深化交往交流交融
——加強多領域交流合作。著力提升滬藏兩地農業、旅游、文化、人才等各領域合作水平,每年舉辦滬藏兩地交往交流交融活動近百場,內容涵蓋能力培訓提升、專業規劃編制、特色商品展銷、招商引資專場、滬藏文化交流推廣演出等,不斷提升受援地區基層治理、建設發展、新經濟培育等方面的能力水平,努力推動滬藏兩地在高質量發展的征程中攜手共進。
——提升智力援藏能級。充分運用遠程手段、云平臺建設等智能化輔助,借助攜程、喜馬拉雅等上海互聯網新經濟的代表性企業的平臺、資源和技術優勢,“訂單式”培養產業和專技人才,助力當地人才培養、產業升級、鄉村振興。創新建立并在對口五縣推廣江孜青年就業創業基地運營模式,開展技能培訓、創業指導、配套支持等多種幫扶手段,為當地的鄉村振興提供創新活力。
——深化民族交融團結。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以日喀則基層干部群眾、致富帶頭人、民族團結模范、文藝團體等為主體,以“滬藏民族團結一家親”、五史教育、鄉村振興為主題,在每年的滬藏兩地交往交流交融活動中積極強化中華文化浸潤式引導,著力將滬藏交往交流交融工作打造成民族團結的品牌工程。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2022年“京藏攜手——急診急救工作坊”舉辦
近日,由西藏自治區人民醫院、西藏護理學會攜手舉辦的“首屆京藏攜手——急診急救工作坊”在拉薩舉辦。[詳細] -
瞭望·治國理政紀事丨開創援藏工作新局面
“中央支持西藏、全國支援西藏,是黨中央的一貫政策,必須長期堅持,認真總結經驗,開創援藏工作新局面。[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