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喀則5名骨關節病患者接受免費手術治療
“病好后我最想做的就是幫著照看外孫。”“回去的時候格桑花就要開了,我可以離開拐杖,到田野里走一走。”“我想看一看大海,我還沒看過大海。”……4月7日上午,隨著最后一臺手術的順利結束,從日喀則到山東青島進行手術的5名患者各自說著自己的愿望。5人都是多年的骨關節病患者,前期通過青島第十批援藏組“高原特色病救治項目”篩查,以及青島專家團隊遠程會診,最終篩選確定進行手術治療。治療過程中,他們獲得了青島援藏專項資金全額資助,接受免費手術。
篩選確定5人 均獲得專項資金全額資助
4月2日,隨著飛機平穩地降落在青島膠東國際機場,普尺、達瓦普赤、吉巴、拉巴確、次仁倉木決在家人的陪伴下,終于抵達期盼已久的目的地——青島。他們中有四人來自日喀則市桑珠孜區甲措雄鄉,一人來自日喀則市桑珠孜區東嘎鄉,年齡最大的71歲,最小的53歲,都患有嚴重骨關節病。此行是在青島第十批援藏組的協調支持下,在康復大學青島醫院、青島市市立醫院接受手術,重獲行走自由,是名副其實的“治療之旅”。
記者了解到,5人都是多年的骨關節病患者,而且是膝關節、髖關節、踝關節多發性的損傷,活動嚴重受限。前期通過青島第十批援藏組“高原特色病救治項目”篩查,以及康復大學青島醫院、青島市市立醫院總院長于騰波帶領的專家團隊遠程會診,最終篩選確定可以進行手術治療,并獲得青島援藏專項資金全額資助,歷經4000公里的跋涉,只為重返健康。
開通綠色通道 提供舒適便捷的就醫條件
“自接到此次援藏項目任務后,我們便積極開展各項準備工作。”青島市市立醫院東院骨關節與運動醫學科護士長李云負責5人的護理工作。在病房布置上,提前安排好住院房間,給患者列出日用品清單,以便家屬采購;在飲食上,積極與膳食科對接,提供營養可口的飯菜;在就診流程上,安排專業人員幫助辦理入院,并開通綠色通道,統一安排術前檢查。同時,為了便于5人閱讀理解醫囑,醫院提前根據手術方案制定了個性化的出院指導手冊,包括出院須知和康復計劃等內容,并將其逐一翻譯成藏文發放至他們手中。
“吃得很好、睡得也很好,真的謝謝你們。”當醫生問及住得是否習慣時,56歲的拉巴確豎起了大拇指。“昨天睡得很好。”57歲的次仁倉木決,由于受髖關節壞死病痛的折磨,睡眠一直不好。李云在入院評估中了解這一情況后,為患者采取了藥物干預,通過兩次調整用藥,次仁倉木決表示自己的睡眠得到明顯改善,這為患者后續的手術打下了堅實基礎。
“組團式”對口幫扶 填補刷新醫療技術空白
4月6日,手術前一天,青島市市立醫院東院骨關節科主任戴世友聯合麻醉科、呼吸科、神經內科等專家組成多學科團隊為5人進行術前會診,制定手術方案,并對每一位患者的病情進行了縝密分析討論,明確術中存在的風險點并制定應對方案。次仁倉木決髖關節壞死,病情比較復雜,專家們在治療方案的制定上著實費了一番心思。4月7日早上8點手術準時開始,中午12時許,手術陸續完成。
長期以來,青島市市立醫院始終將援藏工作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48年間累計選派34名專業骨干赴藏開展“組團式”對口幫扶工作,覆蓋檢驗、呼吸等15個專業,已診療患者7000余人次,填補刷新區域醫療技術空白50余項。該院還積極開展會診、帶教查房、學術講座、技術培訓,把先進的管理經驗帶到日喀則,同時以遠程會診和網絡授課的方式,借助醫院的優勢醫療資源,快速提高桑珠孜區醫療水平。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援藏“答卷”】青島力量在日喀則打造學前教育高地
拉薩市的“江蘇路”,日喀則市的“山東路”,林芝市的“廣東路”……在西藏自治區有許多以其他兄弟省市命名的道路。[詳細] -
藏東南旅游合作聯盟 推介活動走進山東青島
近日,由拉薩市旅游發展局主辦,林芝市旅游發展局、山南市旅游發展局共同參與的“藏東南區域旅游合作聯盟推介會”走進山東青島,為青島廣大市民群眾帶來了一場精彩紛呈的推介活動。[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