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程院院士:控制用水強度是黃河流域生態保護首要任務
“加強黃河流域生態保護的首要任務是降低水資源開發利用強度,控制社會水循環對自然水循環的干擾。”中國工程院院士、水文與水資源專家王浩17日在第二屆高原科學與可持續發展高層論壇主論壇上說。
圖為論壇現場。 孫睿 攝
黃河流域人均水資源僅408立方米,約為中國平均五分之一,低于國際公認人均500立方米的“極度缺水標準”。
王浩介紹,2016年,黃河流域水資源開發利用率已經高達78%,是中國水資源開發利用程度最高的河流,其中地表水資源開發利用率為73%,地下水資源開發利用率為34%。
此外,黃河流域生態基流滿足程度達到優和良的斷面僅占調查總數的25%,大部分斷面都存在生態水量不足的問題,汾河、延河、無定河、窟野河等先后出現季節性斷流。
“黃河流域部分地區地下水超采嚴重,該流域地下水開采量從1980年93億立方米增加到2000年145億立方米,雖近年來開采量有所降低,但仍高達120億立方米。”王浩分析稱,黃河流域地下水超采量為14億立方米,超采區78個,超采面積達2.26萬平方千米。
另據遙感分析表明,黃河流域湖泊濕地萎縮明顯,面積從1980年的2702平方千米下降到2016年的2364平方千米,降幅達13%。多種水生生物由于水量生境萎縮面臨絕跡。
王浩表示,上述生態問題的產生根本原因在于過度取水,加強黃河流域生態保護的首要任務是降低水資源開發利用強度,控制社會水循環對自然水循環的干擾,但不可避免的影響經濟社會用水,加劇已經十分緊張的水資源供需矛盾。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三江源國家公園全面摸清“家底”
記者從青海省科技廳獲悉,三江源國家公園植物多樣性及重點保護植物本底調查結果于日前公布。[詳細] -
青海省人大常委會深入開展野生動物保護“一法兩決定”執法檢查
7月14日,青海省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副主任張光榮帶隊赴西寧市大通縣、湟中區深入檢查野生動物保護法的貫徹落實情況。[詳細] -
劉濤在海西州調研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時強調 立足長遠抓生態 堅定不移保生態 全力推動生態環境保護高質量發展
7月14日至15日,副省長劉濤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調研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時強調,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立足長遠抓生態,堅定不移保生態。[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