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區全面提高生態環境監測水平
自黨史學習教育和“政治標準要更高、黨性要求要更嚴、組織紀律性要更強”專題教育活動開展以來,西藏自治區生態環境監測中心始終堅持“以黨建引領業務,以業務促進發展”的原則,以專題教育活動為引領,全面理清生態環境監測工作思路,不斷推動西藏自治區生態環境監測事業邁上新臺階。
自治區生態環境監測中心始終堅持把政治建設擺在首位,以提升黨支部戰斗堡壘和黨員先鋒模范帶頭作用為目的,以加強黨員的思想、理論、業務、紀律等教育學習為手段,教育引導黨員干部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同時,緊抓“十四五”開局之年有利契機,充分發揮全國援藏以及系統對口援藏平臺作用,不斷創新“黨建+”工作方法和舉措,堅持以黨建引領業務,為自治區生態環境監測中心進一步加強能力建設、保障重點生態環境監測工作提供了堅強的政治、組織、紀律和人才保障。
按照三定方案賦予自治區生態環境監測中心的職能職責,帶領全體干部職工切實做好全區生態環境質量、污染源監督、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縣域考核、生態補償縣和典型區域及國家、自治區重大工程監測,全力保障國家和自治區兩級生態環境保護考核、重點轉移支付、生態補償等西藏重點工作,全力保障國家和自治區重大工程項目順利建設,及時回應國際、國內關于西藏生態環境質量的輿論,為全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數據支撐。
結合全區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和生態環境監測工作中發現的問題,配合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工作,自治區生態環境監測中心有針對性地開展了生態環境科學研究和專項調查工作,切實摸清全球變暖對西藏生態環境質量狀況的影響以及珠峰、長江源等大江大河源頭的生態環境本底狀況,為長江源頭、中游和下游等流域開展生態治理和環境修復提供數據基礎。同時,針對西藏特殊自然環境,開展高海拔生態環境領域規范方法的適用性研究,填補了國家高海拔地區沒有單獨的監測規范方法的空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拉薩當雄縣生態文明建設:擦亮綠色發展底色
近年來,當雄縣在生態文明建設方面取得豐碩成果,自治區級生態村達到100%,自治區級生態鄉鎮達到100%,并榮膺第三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詳細] -
拉薩市空氣質量位列全國168個重點城市第二名
拉薩全面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全力筑牢國家生態安全屏障。2020年拉薩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為100%,列全國168個重點城市第二名。[詳細] -
海拔4700+的西藏故事:羌塘無人區里的守護者
色林錯自然保護區位于羌塘草原腹地,平均海拔超過4700米。由于自然條件惡劣,這里被稱為“人類生命的禁區”,但卻成了野生動物的樂園。請跟隨記者鏡頭,一同走進他的故事。[詳細] -
拉薩市環境質量持續保持全國領先水平
2020年,拉薩市環境空氣質量位列全國168個重點城市第二名,成功創建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