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生態文明之路 綠色持續發展
近年來,通過西藏各族人民的艱苦奮斗和努力拼搏,西藏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歷史性成就。但是,在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我們需要注意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堅定不移走好走實生態文明發展之路,堅信人與自然是命運共同體,生態文明建設是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加大環境保護力度,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做好青藏高原生態環境的“守護者”。
生態文明之路,綠色持續發展,就是要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是世界海拔最高、面積廣大的高原地帶,也是世界人類居住區中開發程度低、生態環境總體保持優良的廣大區域。西藏自治區各級黨委政府、廣大人民群眾及社會各界,為青藏高原環境保護和環境治理積極行動,為守護好這片土地付出了巨大努力,取得了積極成效。在各級黨委、政府的領導下,西藏人民在不斷努力發展經濟建設的同時,也圍繞“可持續發展”這一主題不斷植樹造林、保護生態。西藏各地荒廢耕地、過度放牧、濫砍濫伐現象明顯減少,土地荒漠化、草場退化等也得到了有效遏制。
生態文明之路,綠色持續發展。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生態環境保護,堅持綠色發展理念,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五位一體”總體布局。西藏始終將保護環境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底線、紅線、高壓線,把生態保護作為重點工作,切實保護好雪域高原的一草一木、山山水水。保護西藏生態環境就是要在保護現有的自然保護區的同時,以森林公園、濕地公園、風景名勝區等自然公園為補充保護西藏的綠色生態環境。
生態文明之路,綠色持續發展。西藏在經濟建設不斷前行的同時,進一步加大飲用水水源地保護、農業農村污染治理、“白色污染”治理、“兩江四河”流域國土綠化和生態修復工程,落實生態安全屏障保護。習近平總書記對三江源保護格外重視,提出要把三江源保護作為青藏高原生態文明建設的重中之重,承擔好維護生態安全、保護三江源、保護“中華水塔”的重大使命。堅持生態惠民、生態利民、生態為民,堅定不移地守好“綠水青山”、護好“金山銀山”。加強環保教育,動員社會力量參與,發揮傳統文化中重視環保的積極因素,是保護好青藏高原的一草一木和脆弱自然生態的重要經驗。青藏高原作為地球第三極,關系全球尤其是中國及周邊國家的生態環境安全,迫切需要國際社會尤其是周邊國家共同努力。
青藏高原作為中國最大、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其大部分位于西藏自治區,對其生態環境的愛惜也即是對我們自己的保護。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重要理念,將西藏建設成生態惠民、生態利民、生態為民的綠色發展區域。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拉薩市疾控中心開展包蟲病防治知識宣傳
5月11日,拉薩市疾控中心聯合曲水縣疾控中心、西藏圣佳食品開發有限公司開展包蟲病防治宣講活動。 [詳細] -
西藏自治區政協在拉薩市開展“實施固體廢物處理和利用服務生態文明高地建設”專題調研
5月9日至13日,西藏自治區政協黨組成員、副主席王亞藺帶隊在我市開展“實施固體廢物處理和利用,服務生態文明高地建設”專題調研。 [詳細] -
拉薩市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整改成效顯著
3月25日以來,拉薩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堅決落實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工作要求,堅持高位推動、即知即改、標本兼治,突出工作重點,敢于動真碰硬,全面做好配合督察工作。[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