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教育”創新周開幕 探討教育創新發展趨勢
優質資源可以借助科技實現更大范圍的分享,彌補師資和硬件的不均衡,同時也能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5月28日,第五屆“互聯網+教育”創新周在北京中關村互聯網教育創新中心開幕。中國教育學會會長、國家教育咨詢委員會委員鐘秉林表達了如上觀點。
互聯網教育行業始于2013年,“互聯網+教育”經歷了萌芽期、發展期、成熟期,已經由教育創新的新理念之一,發展成為影響國家發展戰略的新興產業。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正與教育教學相融合,引發教育變革。
北京開放大學校長、北京師范大學教授褚宏啟就“現代化強國建設與學生創新能力培養”這一主題,深入剖析創新能力的內涵意義和培養方式。他認為,創新能力的實現要通過改革基礎教育課程、優化教學方法、強化青少年自主思維能力、培養青少年的創新意識等一整套創新人才培養模式來落實,而改善教育的評價和管理體系是培養創新能力的必要條件。
鐘秉林認為,實現教育現代化,建成教育強國,是國計民生的重大問題。現階段“上學難”的問題得到了根本性的緩解,矛盾轉變為追求更好的教育。教育信息化可以優化現有教育的結構,提高教育水平和質量。
北京一零一中學教育集團總校校長陸云泉基于學校的探索實踐,認為未來的學校應該特別重視個性化和差異化,為每個不同的學生選擇適合個體的優質教育,而教育均衡和卓越人才培養之間的一部分矛盾可以通過“智慧教育”解決。
自2015年起,中關村互聯網教育創新中心發起并舉辦了4屆教育創新品牌活動。本屆創新周將持續9天,除10場主題論壇外,還將舉行“邁向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教育創新成果展等系列活動。來自政府、院校、教科研機構、教育企業以及各種社會機構的代表將共同探討教育創新的發展變化與未來趨勢,推動科學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
-
西藏拉薩市村級宣傳專干 赴西藏山南市考察學習
5月13日至16日,西藏拉薩市組織村級宣傳專干一行40人赴山南市考察學習。 [詳細] -
“互聯網+教育”讓孩子與世界相連
實現教育的現代化必須率先實現教育的信息化,推進區域教育信息化建設工作,是加快區域教育現代化發展的重要舉措。[詳細] -
西藏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從業人員培訓班開班
根據中央網信辦統一安排部署,由中央網信辦網絡新聞信息傳播局指導,西藏自治區黨委網信辦主辦,四川省委網信辦協辦,西藏日報傳媒集團承辦的2019年西藏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從業人員培訓班5月6日在四川成都開班。[詳細] -
重慶市黔江區實施“互聯網+安全”模式凈化校園及周邊環境
重慶市黔江區主動適應互聯網發展大趨勢,強化系統設計、共享融合、互動共治、責任落實,積極探索校園及周邊綜合治理新思路、新方法,創新構建“互聯網+安全”四大體系,有效凈化校園及周邊環境。[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