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間省優質園翻兩番,省、市優質園占比達92.4% 徐州:咬定質量不放松
跳跳袋變成“車輪”,組成公交車往前開;彩虹傘變成“蒙古包”,邀請朋友來做客……在徐州市銅山區實驗幼兒園鳳凰山分園,大班教師劉晨親歷了戶外活動的不斷創新。
“以前,經常是教師擺放好運動器械,幼兒排隊玩。現在,不論是傳統游戲的老鷹抓小雞、跳皮筋,還是萬象組合的自主擺放,我們都強調充分調動幼兒的積極性、主動性。”劉晨深有感觸地說。
鳳凰山分園所體現的“將自由、自主、創造、愉悅的游戲精神貫穿于幼兒一日生活中”,正是江蘇省推進的旨在提升質量的課程游戲化改革項目所倡導的。如今,徐州已創建省課程游戲化項目園24個,居全省第一。
2010年以來,徐州學前教育發展大步流星,在擴大普惠性資源的同時,抓質量始終不曾放松。2009年,徐州有省優質園133所,而現在總數翻兩番已達603所,省、市優質園占比達92.4%。
健全政策完善機制,給“有質量”創造條件
2005年,徐州區劃調整時,經濟開發區學前教育基礎十分薄弱,全區僅有1所合格幼兒園。而2011年至今,開發區已新建、改擴建幼兒園54所,用于基礎建設的財政性經費達3.12億元。
“在徐州對縣(市、區)政府發展學前教育的考核中,開發區各項工作都領先,跑出了‘開發區速度’。”徐州市教育局學前辦主任韓瑩由衷贊嘆道。
目前,開發區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99.85%,省、市優質園占比達93%,被確認為江蘇省學前教育改革發展示范區、江蘇省幼小銜接課程改革實驗區。
“政府對學前教育是越來越重視了,已經認識到,辦好學前教育是政府義不容辭的責任。”在徐州經濟開發區教育局局長王祥看來,正是政府責任的落實,使得開發區學前教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政府責任的落實體現在管理上的變化,一方面是管理體制的完善;另一方面是政策支持體系和保障機制的健全。
在管理體制上,10年前,徐州對學前教育實行的是“地方負責、分級管理和有關部門分工負責”,而最近10年,則實行“省市統籌、以縣為主、縣鄉共建”。這樣管的好處是,進一步明確了縣和鎮(街道)的責任范圍,把任務層層分解,將責任逐級落實到人。
在政策支持體系上,2011年至今,徐州市政府出臺了11個、市教育局出臺了近40個、各縣(市、區)出臺了252個學前教育政策性文件。同時,完善了建設經費保障機制、專項經費獎補機制、普惠性民辦園扶持機制。
優化師資隊伍結構,既要有資格又要有能力
王祥局長最近正在估算:按照市里的要求,2020年公辦園占比達到50%,區里一年財政要投入多少錢?普惠性民辦園給予多少補貼?假如說生均公用經費達到小學水平,財政還要拿多少錢?
“我們正跟領導算一筆大賬,讓領導看到,其實花不了多少錢。”王祥說,現在開發區所有園加起來有350個班級,要想公辦園教師達到50%,大約還需要200人。現在每年招30多人,三年招100多人,50%就夠了。
近幾年,在擴大普惠性資源的同時,為有效解決師資短缺問題,徐州實施了公辦幼兒教師增量工程。市政府和縣(市、區)政府簽訂責任狀,逐年下達招聘任務。支持、引導各地把可調配編制向學前教育傾斜,建立動態補充機制,采取政府購買服務、統一招考、縣聘園用的方式補充教師。
特別是2018年,在徐州市委市政府出臺的《關于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意見》中,明確提出“建立農村中小學、幼兒園教師隊伍補充長效機制,未來三年,將補充農村幼兒教師2040人”。
據統計,2011年至今,徐州共新招聘在編幼兒教師2395人,完成166所公辦園獨立法人資格登記,調劑公辦幼兒教師編制830個。
對于新招聘的園長、教師以及保育員、保健醫生,徐州通過實施資格達標工程,嚴把入口關,要求他們必須具備相應任職資格,并加快各崗位人員的資格提升。并且,通過實施教師專業能力提升工程,完成全員培訓,廣泛開展各級各類繼續教育、崗位資格培訓等活動。
目前,徐州主城區專任教師資格達標率達99%以上。全市新增大專以上學歷幼兒教師5748人,新增幼兒園高級教師60余人、省學前教育特級教師6人。
專項治理改革教研,為內涵發展找路子
“藍眼睛、綠眼珠、黃嘴巴……”在徐州彭祖園(公園),一個小女孩正專心致志地用彩色輕黏土給大樹朋友“畫臉”,不一會兒,大樹朋友就有了表情,仿佛在跟小女孩說話。在這里,每一片樹葉都是孩子們的寶貝,他們用放大鏡觀察葉片的不同,在雨中傾聽大樹喝水的聲音,還利用枯枝樹葉開展“烤串”等社會性假想游戲。
這是徐州市第二實驗幼兒園“彭祖園森林日主題活動”的場景。“我們倡導‘自然生長’理念,讓幼兒在自然環境中享受自然、幸福生長。”副園長吳文秋說。
這一理念得到了當地街道、社區的支持,于是,幼兒園操場西北邊開了個小角門,過門即到彭祖園,兩個園區合起來占地540畝,彭祖園成了孩子們一年四季探索大自然最好的去處。
這些年,徐州始終把辦有質量的學前教育作為目標,積極推進課程游戲化改革,開展幼兒園“小學化”專項治理。“讓幼兒的思想看得見,讓幼兒的學習看得見,讓幼兒的經驗看得見,讓幼兒的愿望看得見。”這樣的理念得到越來越多教師的認同,并逐步落實到保教過程中。
為了“把自主還給孩子”,劉晨清楚地記得園里老師們一起研討開展自主入園活動的過程。“我們經過集體教研、分組討論,假設一切可能發生的事情,想出解決的方案。同時,招募家長志愿者,為孩子們的安全保駕護航。”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討論、改變,孩子們入園的腳步變得歡快自信,獨立自主能力不斷增強。
銅山實驗幼兒園園長張莉,把劉晨等一批新教師的專業成長放在心里。“我們經常帶著老師去做得好的幼兒園取經,回園后做一個樣板班級,一起研討是否適合我們園,然后再推廣,不斷地循環學習—反思—實踐—再學習這一過程。”
為了支持全市各幼兒園開展課程研究,徐州市教育局成立了幼兒園課程專家指導委員會,定期邀請省內的幼教專家深入一線,結合園園行等多項活動,深入伴隨指導。同時,培養了28名專業能力突出的課程游戲化領銜人,領銜人積極帶動區域進行研究,同時定期到農村園參與教研,現場改進其學習性支持環境。
在這個過程中,教研員的隊伍不斷壯大,全市新增專兼職教研員188名,并邀請江蘇師大等院校的專家擔任區域兼職教研員,多方力量擰成一股繩,加快教研改革步伐。
在徐州發展學前教育的工作思路中,推升全域學前教育質量始終是重中之重。目前,市教育局一把手牽頭的江蘇省前瞻性重大研究項目“學前教育質量評估與提升機制的實踐探索”正緊鑼密鼓地開展。市教育局局長石啟紅說:“希望通過四位一體的專業診斷及跟進教研,探索較為有效的區域學前教育過程性質量發展路徑及推進機制,為其他地區提供區域質量提升樣板。”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江西吉安新干縣大力推進城鄉幼教一體化“在哪兒入園都一樣”
日前,江西省吉安市新干縣公開招聘教師筆試面試圓滿完成,一下選入了10名幼兒教師,為學前教育注入了新鮮血液…… [詳細] -
海南將啟動實施“一村一園”工程
日前,海南省人民政府印發《海南省推進學前教育深化改革規范發展行動方案》,明確了海南省學前教育發展的目標任務。[詳細] -
西藏拉薩市公安局交警支隊開展校園交通安全宣傳講座
“行走應走人行道,沒有行道往右靠,天橋地道橫行道,橫穿馬路要不得。”8月16日上午,在西藏拉薩市第一小學開展的道路交通安全宣傳講座上。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