沾滿泥土氣息的“成績單”
投入資金4600余萬元,8.2萬余人次受益,為民辦實事解難事共計630余件,其中解決醫療、教育、就業等群眾最急最憂最盼的緊迫問題89件;
紅頭文件、會議等同比減少30%以上,督導考核減少50%,切實減輕基層負擔,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放在抓落實、解民憂上,讓主題教育更接地氣、更有溫度;
……
西藏自治區山南市扎囊縣“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成績”就反映在了這一組組數據里。
著力解決好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把事關群眾利益的“小事”“瑣事”當成贏取民心、轉變作風的“頭等大事”來抓,順著這樣的思路抓下來,自然就有了這份沾滿泥土氣息“成績單”的出爐。
俯身聽“辣言辣語”
“民思我想、民急我辦、民困我幫、民求我應”,這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啟動伊始,扎囊縣縣委班子就定下的“最低要求”。
“為什么說是最低要求呢?解決民生急事、小事、實事本就是黨委、政府工作的初心,如果連這一點都辦不到,那城市發展、社會進步的‘大事’又從何談起?”扎囊縣委書記雷豐在接受采訪時說。
俯身才能聽清民意,走進田間地頭才能聽到“辣言辣語”。
在吉汝鄉調研中,調研組聽到了這樣的話語:“鄉政府到縣城的油路都爛了好多年了”“每次來調研都說要修,說了多少次路還是沒修好”“這次調研估計也是人一走事就撂下了吧”……聽著這樣的“辣言辣語”,更是讓調研組下定了決心:路,必須要修,困擾群眾多年的煩心事這次必須要解決。
參與調研的扎囊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立即與扎囊縣交通局負責人溝通,經過多方協調,扎囊縣城至吉汝鄉“油反砂”項目得到了批復,投資1500萬元,預計2020年3月份正式開工建設。“項目建成后將進一步提高縣城至吉汝鄉之間的通行速度,進一步改善沿線農牧民群眾出行條件。”扎囊縣交通局局長格桑達娃說。
在主題教育全面啟動后,扎囊縣委班子迅速走進田間地頭,收集到類似這樣急需解決的“辣言辣語”133條。
截至目前,扎囊縣委常委深入分管領域、聯系點召開征求意見座談會13次,針對農牧區、機關各黨支部書記分別召開2次座談會,各級黨組織召開征求意見座談會50次。
“傾心”辦民生實事
在過去的三個月時間里,扎囊縣基層干部感受到了變化:會議少了,文件少了,實實在在為民辦實事的多了。
同樣,扎囊縣的群眾也感受到了變化:這次給調研組反饋的問題很快就被落實了。
創收是乃卡村村民目前最焦心的事,駐乃卡村工作隊就積極向上級部門爭取30萬元,組建了由本村19名農牧民群眾為隊員的村級文藝宣傳隊,持續幫助村民實現創收;
吉汝村村民反映,一到晚上他們就只能在村里“摸黑”出行,不方便也不安全,駐吉汝村工作隊就及時聯系派駐單位,爭取到項目資金16.1萬元,為本村安裝了路燈23盞、修復已損壞的7盞路燈;
其他駐村(居)工作隊則根據當地群眾需求,爭取到項目資金100萬余元,為所在村(居)旅游景區和人流集中的路段修筑垃圾池和公共衛生間10余個;
……
立行立改,這樣的快節奏治好了過去“怕慢假、庸懶散”的作風頑疾,提振了扎囊縣廣大黨員干部干事創業精氣神,他們以更嚴、更實、更細的工作作風投身工作當中去,圍繞全縣中心工作,著力解決好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
聚焦脫貧轉觀念
“真正要使主題教育抓到位、見實效,還是要把廣大群眾納入到這場火熱的教育中來,讓他們不僅能感受到成效,還能共享成效。”雷豐對記者說。
2019年的阿嘎村迎來了一件大事。由縣扶貧公司出資360余萬元、村民集體出資150余萬元建立了阿嘎村砂石廠。砂石廠的運營,打出了阿嘎村鄉村產業發展這張牌,也提升了村集體經濟的自身造血能力,形成了持續幫助農牧民群眾增收致富的新格局。
阿嘎村村民轉變了“等靠要”的思想,在主題教育的春風中,迎來了村集體經濟發展的迅猛勢頭,也迎來了村民增收致富的嶄新歷程。
而阿扎鄉江津村村民曲扎也開啟了他帶領村民共同致富的新征程。
早年,曲扎在全村不理解和疑惑的眼光中貸款購買了自己的運輸車輛,賺得了“第一桶金”。隨著扎央宗自然溶洞被區內外游客熟知,曲扎立即轉變觀念和思路,在江津村先行辦起了集餐飲、住宿、休閑為一體的農家樂,很快就在當地成為家喻戶曉的致富能手。
“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算富”。經過多次考察論證,曲扎形成了建立旅游品牌及周邊產品的想法,目光放在了藏香產銷上,籌備建立了扎囊縣阿扎鄉扎奈嘎瑪日藏香廠。
2019年,江津村村集體入股至扎奈嘎瑪日藏香廠,重點帶動本村貧困群眾就業增收,振興發展江津村經濟建設。
就這樣,扎囊縣將主題教育與正在開展的脫貧攻堅、鄉村振興、鄉風文明、掃黑除惡等中心工作相結合,切實引領群眾轉變思想觀念,帶動群眾感恩奮進,為脫貧攻堅鞏固提升、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和實現“五個強縣”提供有力支撐。
截至目前,扎囊縣有效利用“夜校”、文化素質提升工程,深入農牧區開展黨的理論、富民強民惠民利民政策等宣講活動337場次,發放“四講四愛”知識手冊1.5萬余份,主題教育應知應會知識手冊300余本。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鑄魂育人 教育強區
教育是民生之基,是靈魂工程。在自治區兩會上,代表、委員們圍繞優化教育資源供給等話題進行熱烈討論。那么,2019年西藏在發展教育方面又采取了哪些新舉措?取得了哪些新成就呢? [詳細] -
去年西藏高校畢業生就業率98.1%
來自西藏昌都市卡若區沙貢鄉的朗吉次措,從西藏大學畢業后成為一名公務員。但因為心中有夢,她辭職下海,于2018年創辦了西藏秀龍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詳細] -
西藏自治區人大代表次仁扎西:開展集團化辦學 要解決管理權限問題
“這次參會我帶來了兩個方面的建議:一方面是對西藏自治區那曲市班戈縣作為西藏自治區級牧區改革實驗區,在改革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提出一些意見和建議。[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