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增頓珠的辦學路:為農牧民子弟提供學習機會
親手為剛畢業的168名學生獻上哈達,丹增頓珠感慨道,“不知不覺,這樣的儀式已舉行了20次。”自2000年首個三年學制班結業,他已見證3萬多名學生學有所成,奔向旅游服務、校外培訓、個體經營等職業領域。
丹增頓珠說,他的學生大都是成年的農牧民子弟,年齡從十幾歲到三十幾歲不等。因為各種原因,不少人之前沒有進過學校,到城市生活后,發現不識字寸步難行。
丹增頓珠曾在中國政法大學和西藏大學學習英語,畢業后在西藏教育系統工作。1994年,他在家里辦了藏語家教班,“成年人重新接受義務教育不現實,當時,拉薩民辦培訓機構很少,費用也相對高昂。”
家教班最初只有15個學生,丹增頓珠是唯一的老師。三年后,家教班成為一所正規的全日制民辦語言學校,設有藏、漢、英語三年學制班,以及計算機短期培訓班,有白班,還有夜班。
1999年,丹增頓珠不顧家人反對,辭去公職,全身心投入培訓事業。他告訴記者,學生中有農牧區來的待業青年,也有出租車司機,很多人學成之后,有了更好的前途。
貴桑卓瑪說,她曾在丹增頓珠的學校學過三年英語,如今是一名英語導游,初到拉薩時,因文化基礎差,一直在餐館打零工,“這段學習經歷徹底改變了我的人生軌跡”。
考慮到農牧民子弟經濟不寬裕,丹增頓珠降低了學費標準,目前每小時課程五六元人民幣,有的學生只收半價或三分之一,特困生則學費全免。從創辦學校至今,丹增頓珠幾乎每年都入不敷出。
丹增頓珠利用自己的語言優勢,當導游、開客棧,“反正哪行掙錢就干哪行,現在學校約三成的運營經費都來自校外的經營收入”。
丹增頓珠告訴記者,“如今,西藏七市(地)核發辦學許可證的民辦教育機構已過百所,民辦教育事業迎來了春天。”
“我想建一所職業培訓類的民辦高等院校,讓更多農牧民子弟不僅有學習的機會,還能繼續深造。”展望未來,丹增頓珠信心滿滿。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西藏自治區體育局社體中心開展主題黨日+學習月活動
為進一步加強西藏自治區體育局社體中心規范化建設及各項工作全面有序開展,推動《條例》《社體中心制度匯編》落到實處、見到實效。[詳細] -
西藏日喀則市白朗縣推動主題教育與民生熱點結合
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開展以來,西藏日喀則市白朗縣堅持“學、查、檢、改”齊步走,在學懂弄通做實上下功夫,推進主題教育往深里走、往實里做。[詳細] -
西藏拉薩市住建局召開黨風廉政專題學習會
1月9日,西藏拉薩市住建局機關黨委組織召開黨風廉政專題學習會。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