篤學創新鑄就夢想 厚德強技成就未來
連續兩年就業率名列西藏自治區高校之首,在保證就業率90%以上的前提下,就業質量不斷提升、就業機構不斷優化;
初步建立了“三三制”的就業指導服務體系,深入實施就業“格桑花工程”(參軍入伍)、“啟明星工程”(返鄉創業和基層就業),積極探索“蒲公英工程”(區外就業);
實施“名校名企育優生”戰略,推進校企深度合作,形成了“1+1+N”的校企合作模式;
化危機為機遇,著力拓寬就業渠道,推進網上就業,形成了全員、全面、全過程參與畢業生就業工作的局面;
……
西藏職業技術學院就業工作部署早、啟動早、落地早、見效快,走在了前列、贏在了起點,畢業生的就業選擇也實現了多樣化、就業去向逐漸多元化。
面對如此嚴峻就業形勢,西藏職業技術學院的就業難題是如何破解的?如何更好讓這些有一技之長的畢業生實現更高質量的就業呢?帶著這些問題,記者采訪了西藏職業技術學院黨委副書記、院長采守寬。
采守寬說,做好畢業生就業工作,是高校“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根本問題的解答所在。
面對疫情對就業工作的沖擊,我們快速轉變思路,以“三皮”(硬著頭皮、厚著臉皮、磨破嘴皮)精神為工作支撐,促進畢業生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發揚硬著頭皮精神迎難而上,積極開展網絡招聘會、空中直播間、空中大講堂等線上就業服務;發揚厚著臉皮精神,走出校門,深入企業,積極跑市場、拓渠道、擴崗位,與“組團式就業”單位建立了良好的線上溝通協作機制,積極引導畢業生到央企國企、民營私企、中小微企業等就業;發揚磨破嘴皮精神,圍繞“三三制”的就業指導服務體系,通過就業政策宣講、就業能力提升、有效崗位供給三大主題活動,為每個學生至少提供3個有效崗位和提供政策形勢輔導、求職過程指導、談心談話3次就業指導,按照每班一冊、每生一檔的原則建立畢業生就業臺賬。
同時,學校針對“建檔立卡”貧困家庭畢業生、身體殘疾畢業生、零大學生就業家庭等特殊就業群體,全面落實一對一、一對多幫扶機制,確保每一個人都實現穩定就業。以就業三大品牌工程為引領,引導返鄉創業、基層就業和區外就業,繼續實施好“參軍入伍”“援藏就業”等重大就業工程,引導畢業生將“專升本”作為就業和提升職業發展空間的重要途徑。大力推進“1+X”證書制度試點申報,引導畢業生積極參與,通過職業證書的考取,提升畢業生的就業能力和就業成功率。
采守寬表示,下一步,學校將線上線下并舉,通過實施“211工程”,即學校層面2場大型招聘會、10場專業領域招聘會、100場用人單位專場招聘會,打好市場就業主戰場。通過“一網兩端”,即學校就業信息網、微信公眾號、手機APP客戶端,搭建線上就業服務平臺,提高全程化就業服務。針對線下就業,利用好畢業生返校后的就業黃金期,實現就業形勢與政策宣講全覆蓋,主動對接用人單位,積極引企駐校,特別是校企合作單位,開展專場宣講招聘活動,重點推進“組團式就業”,大力引導學生市場就業企業就業。
“推進校企深度合作是一個很重要的經驗,今年要推進校企合作深入深度更深層次。”采守寬表示,要繼續深入建立校企合作企業數據庫,推進校企合作“十百千”工程,搭建10個產教融合行業企業共同體(職教集團),建立100家校企合作單位,并通過他們提供不少于1000個高質量的就業崗位,為校企合作工作明確方向路徑,探索符合西藏實際、體現西藏特點的職業教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模式。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西藏自治區國資委全力推進高校畢業生就業
2019年,西藏自治區國資委堅決貫徹區黨委、政府決策部署,在區就業工作領導小組的精心指導下,高度重視、深入研究、扎實推進,全力推進西藏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 [詳細] -
緊盯形勢變化 保障充分就業
2019年,西藏自治區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成果斐然、穩中有進。但是,我們也要清楚地認識到,當前,全區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仍然面臨著需要長期研究解決的問題,總量、結構、質量等供給矛盾依然突出。 [詳細] -
齊發力 促就業
為進一步幫助高校畢業生轉變就業觀念,促進高校畢業生盡早實現精準就業,把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實施更高質量和更充分的就業”落實到行動中。[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