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護官兵心理健康的“知心姐姐”
圖為汪瑞為駐地師生講解心理測驗方法及規則。(圖片由汪瑞提供)
她是阿里高原第一位心理咨詢師;
她在喀喇昆侖山腹地和阿里高原建立了第一個心理咨詢室、開通了第一條心理熱線、開辦了第一個心理咨詢網站;
她組織開展了阿里地區有史以來第一次群體心理測量,更是第一次心理普查;
她發表的心理學論文填補了世界高原心理醫學的空白;
她曾先后獲得全軍學習成才先進個人、全軍優秀心理服務工作者、“三八紅旗手”“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稱號;
……
她就是被廣大高原邊防官兵親切稱為“知心姐姐”的駐阿里陸軍第957醫院副主任護師、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汪瑞。
汪瑞走上高原,從事心理健康工作,是偶然也是必然。1991年剛結婚的汪瑞,從身為邊防連長的丈夫那里得知,高原惡劣的環境導致許多官兵出現心理問題,由此引發的事故案件屢有發生。
阿里高原平均海拔4500米,自然環境惡劣,條件艱苦,加之地處偏遠、交通困難,經濟發展相對落后,一直以來,阿里地區34.5萬平方公里土地上生活的數十萬各族群眾從未接受過心理普查,同時,該地區心理研究領域一直處于空白狀態。高原邊防官兵常年戰斗在人跡罕至的雪域高原,心理異常發生率曾經高達27%,并有88.7%的守防官兵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對臨床心理學有一定了解的汪瑞意識到,各種心理疾患已經成為嚴重危害高原官兵身心健康的“隱形殺手”。
想到一個個年輕的戰友在飽受高原嚴酷環境折磨的同時,還要承受種種心理壓力,飽受心理障礙的困擾和折磨,汪瑞不由感到心痛。當時在軍區醫院從事護理工作的汪瑞,下決心把學習和工作目標由臨床心理學轉向了高原心理學,她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來幫助大家,讓戍邊的戰友們擁有輕松和愉快的心情。1999年,汪瑞毅然放棄良好的工作生活環境,主動申請調往邊防部隊,從此踏上了維護高原官兵心理健康的漫漫征程。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迸c高原生理疾病防治不同,高原心理疾病資料少、可供借鑒的臨床經驗不多,許多領域幾乎是空白。為提高理論水平,汪瑞千方百計托人從各地買來心理學書籍刻苦學習,克服種種困難參加新疆泰能學校的心理咨詢師培訓,先后兩次到原第三、第四軍醫大學進修,系統學習心理疾病防治知識,以全優的成績獲得了醫學學士學位,成為全軍高原部隊首位獲得國家資格認證的心理咨詢師。
為掌握第一手資料,汪瑞利用兩年時間,對神仙灣哨所及天空防區官兵心理變化的20余項指標進行追蹤檢查,得到了防區不同年齡、不同職務、不同家庭背景官兵的心理健康數據,獲得5萬余字的數據資料,為高原官兵心理疾病防治打下了良好基礎;她編撰的《高原部隊官兵常見心理問題及心理調適》《高原軍人心理行為訓練》《高原軍人心理危機干預》等手冊在高原基層部隊大受歡迎,10余篇論文分別被《人民軍醫》《解放軍預防醫學》《西北國防醫學》《海軍醫學》《心理醫生》《中華臨床醫學》等醫學刊物發表;還先后被原蘭州軍區聘任為“蘭州軍區防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心理衛生專業技術指導專家”“軍區第三屆后勤科學技術委員會專家庫評價專家”;課題《對特高海拔區和高海拔區駐軍官兵心理狀況及人格特征改變的追蹤調查及分析》填補了世界高原心理醫學研究的空白,獲軍隊科技進步獎;課題《12年對高原軍人心理健康研究及心理干預結果報告》被有關專家鑒定為國內領先水平,獲西藏自治區科學技術獎。
在學習實踐中,汪瑞深深體會到,心理疾病的發生發展有其內在規律性,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必須要堅持科學的態度、精神和方法,才能做好心理疏導工作,更要用真心真情感知官兵,才能真正走進他們的心靈深處。
為此,汪瑞在防區廣泛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傳授大家心理健康常識、高原常見心理問題及心理調適方法、抑郁癥的防治等等;開設心理咨詢室、開通心理咨詢熱線,為解決當時邊防一線連隊打電話難的問題,她積極鼓勵大家以信函的方式進行心理咨詢。另外,為及時發現官兵存在的心理問題,將心理咨詢工作變被動為主動,汪瑞還為官兵建立了心理健康檔案。
2003年的一天,一名士官給汪瑞打電話,說他已經3年沒有離開邊防連了,每年長達8個多月的封山期常常使他感到壓抑、焦慮,封山期結束后,卻得知自己的女朋友已是別人的新娘,家人也因他沒有當上干部而責備他。他覺得自己一無所成,感到活著毫無意義,漸漸地,他對任何事都提不起興趣,還常感到疲乏無力。汪瑞意識到他出現了嚴重的心理問題,經測試結合訪談確診該士官為重度抑郁癥。經過兩個多月的心理治療,他終于克服了抑郁情緒。
新戰士小周自幼喪父,母親改嫁,由爺爺奶奶帶大,他恨親生母親,仇視周圍一切,家人實在管不住他,便將他送到部隊,期望部隊嚴格的紀律能夠約束和改造他。在新兵連第一次被班長批評時,他跑到炊事班拿了一把菜刀藏在枕頭下,幸好被及時發現才免生禍端。入伍不到一個月,小周便成了全連有名的“刺頭兵”。 汪瑞得知他的情況后,經常與他交流,幫助他改變認識,讓他明白自己的性格缺陷既不利于身心健康,也不利于成長進步。針對小周的性格特點,汪瑞又教他采取各種心理調適方法,正確釋放心理壓力,改變性格弱點。一年后,小周成了連隊的骨干,還當上了班長。
為幫助戰士提高心理素質,汪瑞還經常組織進行多種形式、多種內容的心理素質訓練。團隊合作訓練加強了戰友之間的友誼,增進了彼此間的信任,消除自卑的心理素質訓練,使很多缺乏自信的戰友充滿自信。
為了方便邊防戰士心理咨詢,汪瑞創辦了全軍首家“邊防衛士心理咨詢網”,開設了“知心姐姐信箱”“心理學苑”“悄悄話”等7個欄目,日均點擊率達到近300人次,西藏、內蒙古等16個?。ㄗ灾螀^)的官兵紛紛登陸訪問。10多年間,汪瑞通過網絡回復各種心理咨詢問題3000多個。辛勤的耕耘終于換來了豐碩的成果,防區官兵心理異常率由原來的27%下降至不到10%。
在關注高原邊防官兵心理健康的同時,汪瑞也關注著駐地群眾的心理健康。2006年,汪瑞在阿里札達縣組織了第一場針對當地干部職工的心理健康教育。多年來,汪瑞先后為阿里地區干部群眾、公安干警、學校師生等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組織團體心理輔導上百場,受到阿里地區各族人民群眾的一致好評。
2018年,陸軍第957醫院在阿里地區組建,關注關心呵護阿里地區各族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成為醫院的工作重點之一。在醫院黨委大力支持下,汪瑞組織展開了阿里地區有史以來第一次群體心理測量,更是第一次心理普查。汪瑞走遍阿里七縣,從心理普查入手,了解各縣藏族青少年的學習生活情況,對藏族青少年普遍存在的心理問題及影響因素,有針對性地組織團體疏導及個體咨詢。
今年4月,隨著全國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的減輕,迎來淡淡春意的阿里地區各所學校陸續開學,汪瑞也和師生們一起走進校園開展心理輔導。她在幫助學校組織開展心理工作外,還針對阿里地區心理人才缺乏的現狀,主動幫助學校等單位培養心理骨干、幫扶兼職心理老師、督導心理咨詢技術、現場指導團體心理行為訓練,受到駐地廣大師生及青少年的熱烈歡迎,被阿里10余所學校和單位聘為心理咨詢室名譽主任。
高原20余載,汪瑞始終辛勤筆耕不止,她把自己對阿里高原、對邊防戰友和阿里地區各族人民群眾的深情傾注筆端,先后在《新華文摘》《中國文化報》《散文》《山花》《解放軍文藝》等30多家報刊雜志發表文學作品近300萬字,并出版長篇報告文學《守防日記》、散文集《當兵走阿里》。2007年9月獲“軍旅優秀文學作品獎”,2007年12月獲“第七屆昆侖文藝獎”,2014年2月作品入選“2013年度中國當代文學作品排行榜”,2013年6月獲“優秀軍旅文學作品獎”,2013年8月獲“西北優秀軍事文學作品獎”,2013年12月獲“第十二屆全軍優秀文藝作品獎”,2014年5月獲“第六屆冰心散文獎”,2014年6月獲“解放軍文藝優秀作品獎”,2014年作品入選“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第十一屆)向全國青少年推薦百種優秀圖書”, 2015年1月獲第“十四屆昆侖文藝獎”, 2016年1月在全軍政工網“軍人的樣子”主題征文中獲一等獎。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留學海外面對各種壓力 怎樣解好心理健康這道題?
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心理學系出國留學人員心理健康支持系統項目組老師在向學子和家長介紹相關心理知識。在剛剛落幕的第二十三屆中國國際教育巡回展(北京)上,新增設的留學心理測評區引起眾多學子和家長的關注。[詳細] -
“西藏人大講堂”開講
自治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多托、維色、桑頂·多吉帕姆·德慶曲珍、其美仁增、巨建華、李文漢、尼瑪次仁、紀國剛、馬升昌、王峻、許成倉,自治區副主席張永澤,自治區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朱雅頻出席。[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