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式”課間操走俏給學校體育帶來哪些思考
近期,湖南婁底三中的“花式”課間操伴隨著歌曲《你笑起來真好看》火爆網絡。動感的舞姿,青春的歌曲,讓體育鍛煉變得趣味盎然。與此類似,不少融入現代元素、民族舞蹈、地域文化的創新課間操近年來風行校園,備受青睞。
課間操是學校體育的一大載體。習近平總書記在教育文化衛生體育領域專家代表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要堅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加強學校體育工作,推動青少年文化學習和體育鍛煉協調發展,幫助學生在體育鍛煉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鍛煉意志。中辦、國辦近日印發的《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強調,要堅持整體推進與典型引領相結合,鼓勵特色發展,“形成‘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學校體育發展新局面”。
學生喜歡的課間操是什么樣?學校體育工作應該如何創新開展?光明智庫在網上發起問卷調查,并邀請師生和專家談感受、講觀點,為形成積極健康的校園體育健身氛圍尋找答案。
本期嘉賓
北京體育大學運動醫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王正珍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體衛藝教育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 于素梅
首都體育學院教授,原第三套全國中小學生廣播體操科研組組長 崔玉鵬
光明智庫:近來,一些融合了民族舞、現代舞元素的“花式”課間操在網上走紅。調研發現,近九成參與者對此表示支持。從運動科學角度看,這類課間操能否達到健身效果?
王正珍:“花式”課間操能夠更好地激發學生的運動熱情和參與主動性,觀看者也賞心悅目。按照世界衛生組織關于身體活動的推薦量,學齡兒童青少年每天至少應有1小時的鍛煉時間。因此,學生除了課間操外,還應有中等到較大強度的有氧運動,如跑步、游泳等,每周有2至3次不同形式的力量練習,如引體向上、俯臥撐等,還應該有強壯骨骼的運動,如奔跑、跳躍等。要盡可能多在戶外鍛煉,接受陽光照射,有助于骨骼健康和預防近視。另外,要利用課間10分鐘,盡可能離開課桌,打斷靜坐少動的狀態。
崔玉鵬:這類“花式”課間操可以達到健身目的。例如街舞、集體舞、蛙跳等,有些運動強度較高,在充分熱身后可以取得較好的健身效果。上午大課間大都在25到30分鐘,完全可以安排內容豐富的體育運動,這對于學生的力量、速度、柔韌等身體素質有好處,是對心肺功能的良性刺激,對于神經系統也是一種放松和休息。
于素梅:“花式”課間操與傳統課間操相比,無論是組織形式、活動內容、運動時間,還是鍛煉效果,都發生了很大轉變,既打破了陳舊的做操模式,又提高了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自覺性和積極性。它在組織形式上更加新穎、活動內容上更加豐富、運動感受上更為愉悅,符合學生的身心發展特征,能夠滿足學生的運動需求,健身效果較為突出。
光明智庫:從新中國成立至今,全國中小學生系列廣播體操已經歷過多次更新換代,其具體變化是什么?從問卷情況看,不少人“吐槽”傳統課間操陳舊老套、不夠時尚,您怎么看?
于素梅:從1951年新中國第一套廣播體操頒布,迄今已先后頒布了九套廣播體操。這些廣播體操在消除疲勞、緩解壓力、補充精力、促進健康等方面發揮了很大作用。但其動作設計比較單一,活動時間相對有限。2007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中明確規定:“全面實行大課間體育活動制度,每天上午統一安排25到30分鐘的大課間體育活動,認真組織學生做好廣播體操、開展集體體育活動。”從此,越來越多的學校引入了街舞、自編韻律操、武術操、球類運動、花式跳繩等特色鮮明、不拘一格的新型體育活動內容,“花式”課間操也越來越受學生們喜愛。新穎的活動形式、積極向上的活動氛圍,展現著學校體育陽光、快樂、健康的動人新景象。
崔玉鵬:廣播體操是一種簡便易行的體育運動方式,適合多人集體健身。在其發生發展過程中,有一定的歷史局限性——盡管經歷多次更新換代,也有動作和方式的變化,但總體上變化是有限的:從動作設計上看,主要是圍繞四肢、軀干和頭頸部各肌群進行拉伸和伸展運動;從運動效果上看,主要是有氧代謝系統供能,運動強度偏低。
王正珍:為了符合運動的科學性,課間操的動作路線呈現“從簡單到復雜再到簡單”的變化趨勢,動作涉及頭頸、肩關節、腰部、髖關節、膝關節以及腕關節,總體呈現“從幅度小到幅度大再到幅度略小”的規律。融入民族舞、現代舞等元素的課間操,也應遵循科學運動規律,運動中兼顧身體不同部位,從小強度開始,逐漸使運動強度保持在中等至較大強度范圍,結束前數分鐘強度逐漸下降。
光明智庫:在網絡調查中,超過90%的人期待課間操有更多創新。您心目中理想的課間操模式是怎樣的,這為創新學校體育工作帶來哪些啟發?
崔玉鵬:對課間操模式進行適當改革勢在必行。可以結合青少年生長發育特點,將學生喜聞樂見的一些運動形式進行設計和規范,形成模塊化變速運動庫。庫中包括許多運動模塊,每個運動模塊持續時間不長,例如3至5分鐘,運動方式、強度也各不相同,進而將不同運動模塊靈活組合,形成豐富多變的課間操模式,以一定周期持續更新。這樣,在有限時間內盡可能豐富運動形式,讓同學們愉悅身心,達到健身目的。
于素梅:在堅持德智體美勞“五育”并舉的當下,科學地組織“花式”課間操或更多更新穎的大課間活動尤為重要。尤其是在深化體育課程一體化改革的進程中,創建新穎模式、提升活動質量已成為促進青少年身心發展的關鍵。要打破傳統課間操的單一模式,建立與時代發展同步、與課堂學習關聯、與學生成長相伴的全員參與的大課間模式。新穎的大課間要有完整的結構,至少有準備、基本動作與結束三個環節,不違背機體運動規律;要有豐富的內容,充分考慮不同學段學生的運動興趣,注重課堂學習內容延伸,依據學校場地器材條件,結合季節與天氣情況合理把握活動內容;還要避免為創新而創新的形式化現象,華而不實的大課間并不可取。
最近,中辦、國辦印發《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提出立足時代需求,更新教育理念,深化教學改革,使學校體育同教育事業的改革發展要求相適應,同廣大學生對優質豐富體育資源的期盼相契合,同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相匹配。由此可見,要使大課間活動更有成效,體育教育工作就要有一體化綜合育人觀念的新轉變,要有開拓創新能力的提升。
王正珍:理想的課間操是讓每個學生都動起來,獲得一定強度的運動量。學生的身體素質不同,因此課間操的運動強度和動作難度應盡可能兼顧大多數學生,尤其是融入舞蹈元素后,動作有一定難度,要確保大多數學生能夠掌握。課間操的動作應靈活多變、自然舒展,手型、腳步、動作方向變化要多樣,動作力度要逐步加強。在動作編排上要靈活多樣,具有鮮明的時代感,并把握好音樂主題。課間操的設計應兼顧有氧運動、力量練習、柔韌性練習、平衡協調練習等元素,也應考慮到不同年齡學生身體發育的特點,設計不同的動作和節奏。
項目團隊:光明日報記者 李曉、晉浩天、龍軍、李曉東、高平、張銳、王斯敏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拉薩市青少年實踐基地周末興趣班開班
10月17日上午,拉薩市教育局青少年實踐基地2020年周末興趣班舉行開班儀式,這標志著拉薩市在探索素質教育新模式方面邁出了重要一步。[詳細] -
職業教育準備好了嗎
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目標發生變革。隨著我國制造業智能化的逐漸深入,人才匱乏無疑成為發展的巨大屏障,特別是技術技能人才培養與發展需求不相匹配的矛盾尤為突出。[詳細] -
制止校園浪費,學校的“手”伸向哪里
長期以來,中小學教育教學偏重學科教學和知識傳授,而對學生的生活教育方面有所偏忽,致使對學生的生活教育有所偏失,校園浪費現象由此不可避免。[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