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樹高原學子的“筑夢人”
從一個剛剛工作的小伙子,變成了學生們心目中的“蔡爸爸”;從一個含蓄羞澀的年輕人,變成了老師心目中的“蔡老師”;從一個不太讓人放心的新教師,變成了學校的“蔡骨干”……
他就是玉樹州教育局異地辦學負責人蔡佩清老師。
蔡佩清是土生土長的玉樹人,對家鄉玉樹有著特殊的情感。他從小就立志做一名優秀的教師。
在玉樹藏族自治州民族中學,蔡佩清是惟一一位既擔任過民族班班主任又擔任過普通班班主任的老師。在同一年級中,他帶的班永遠是學生人數最多的。課程最多的時候,他一周要上近三十節課。不僅如此,蔡佩清還積極進行教學改革,探索新的教學方式,精心制定教學計劃,并利用業余時間搜集了許多資料,不斷提升教學水平和業務能力。
問起蔡佩清老師的教學秘訣時,他總是說:“他們不僅是學生也是孩子,一定要關注這些孩子,一定要給予他們呵護和愛心。”
2011級高一年級的尼瑪尕毛,因從小失去雙親,一直與爺爺奶奶一起生活。有一次尼瑪尕毛得了急性闌尾炎需要住院治療,然而,他的爺爺奶奶拿不出看病的錢。當得知尼瑪尕毛交不起住院費時,蔡佩清老師毫不猶豫地拿出自己的錢墊付了醫藥費,尼瑪尕毛的病得到了及時治療。
多年以后,尼瑪尕毛大學畢業參加工作,成為了一名光榮的護士。在今年的教師節,她向蔡佩清發來了一條很長的信息,說道:“非常有幸在高中時成為您的學生,每每想起讀書時您對我們的關愛,總是心懷感激,感激您教我們學習文化知識,感激您教我們做人的道理,感激您陪伴我們成長,祝您教師節快樂!”
異地辦學工作是黨中央、國務院對口援青的一項重要內容,是落實青海省涉藏地區教育優先發展戰略、縮小教育區域差距、提高民族地區教育質量、促進內地和青海省農村牧區教育交流合作的有效途徑。2015年,因為玉樹州異地辦學規模逐步擴大,急需安排專職工作人員負責此項工作,于是蔡佩清老師成為了負責教育局異地辦學的工作人員。
如今,五年時間過去了,蔡佩清老師沒有寒假和暑假,負責聯系協調、溝通交流多個職能部門,還要在各個學校、車站、老師、學生、家長之間打無數次的電話,制定多個工作方案,及時確保每一個異地班學生和教師的旅程往返平安順利。此外,蔡佩清老師每年要承擔到異地辦學的學校隨訪、慰問、調研和心理輔導等繁重而有意義的工作。
作為一名“70后”,蔡佩清老師的臉上顯得比同齡人滄桑許多。風華正茂的年紀鬢角卻早已斑白,眼角布滿皺紋,只要提起玉樹教育,提起異地辦學,提起這些積極上進的學生,他的眼中總是有光。
據不完全統計,蔡佩清老師帶過的學生大約有5000多名,他們遍布省內外。在從教27年的時間里,在不同的工作崗位上,蔡佩清老師呵護著每一個學生的成長,把學生們當作自己的孩子一樣認真對待,從未倦怠。時光荏苒,蔡佩清老師深深地熱愛著自己的職業,兢兢業業,默默耕耘,用責任和愛心培育著莘莘學子,用執著和熱情在平凡的崗位上展現著師者的光輝。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紅色博物館“走”進校園
甘肅省平涼市靜寧縣是紅軍長征五次經過之地,界石鋪鎮是長征中的“領袖駐地”,也是紅軍靜會地區大會師的“中心基點”。[詳細] -
西藏比如:牦牛精神校園文化之路
在廣袤的羌塘草原的深處,西藏自治區那曲市比如縣第二小學就座落在怒江河畔。[詳細] -
以教育為切入點讓孩子成為移風易俗好幫手
11月22日,第五屆中國青年志愿服務項目大賽暨2020年志愿服務東莞交流會,在廣東省東莞市拉開序幕,四川有44個項目參與角逐。[詳細] -
朱永新呼吁:推進農村中小學“精神正餐”工程
近年來,朱永新在走訪許多農村學校后欣喜地看到,絕大多數農村學校的學生營養午餐得到了較好解決,有力保障了中小學生的健康成長。[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