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 > 教育

      約290萬名鄉村教師扎根基層:“這里,就是我另外一個家”

      發布時間:2021-09-09 10:40:00來源: 人民日報

        振興鄉村教育在鄉村振興的整體格局中具有基礎性和先導性作用。在廣袤鄉村,一大批“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鄉村教師,在崗位上辛勤工作,默默奉獻。他們兢兢業業,扎根基層,開闊了鄉村學生的視野,滋潤著鄉村教育的沃土,鄉村的文明之光在他們的堅守和傳承中,愈發閃亮。

        鄧紅兆永遠記得,2008年在湖南省益陽市資陽區張家塞鄉下資小學的“最后一課”。在此任教16年后,她接到了調動通知。課上,鄧紅兆淚濕了雙眼。得知她要走,學生和其他老師紛紛送上祝福。

        “都知道我好不容易有機會回去和家人團聚,大家一句挽留的話也沒說。”鄧紅兆說,只要學校需要,她還會再回來!

        反哺鄉村,在基層貢獻力量

        “這里,就是我另外一個家”

        張家塞鄉是資陽區的偏遠鄉,前些年,下資小學的情況并不樂觀。

        好老師留不住,年齡結構老化,藝體老師嚴重缺乏,老師們從語文、數學到體育,無課不教。“90年代,下資小學學生最多的時候有300多名。到了2014年前后,只剩下90名了。”學校老教師鄒德高說。

        2010年春,得知下資小學缺人,鄧紅兆不顧家人反對,又回到了下資小學教課,青春時的回憶,一幕幕召喚著她。“這里,就是我另外一個家,我得做點什么,留住這所學校,留住這些孩子。”鄧紅兆說。

        “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清晨,在福建省安溪縣白瀨鄉下鎮小學上寨教學點里,教師許志輝正帶著孩子們晨讀,空曠的大山里,回蕩著瑯瑯讀書聲。

        1位老師和7名學生,是這個教學點的全部人員。

        1970年出生的許志輝從小在農村長大,經歷了一段貧苦的少年生活。“讀書才是唯一出路”,這句話扎根在少年許志輝心中。1989年,從泉州培文師范學校畢業后,他來到白瀨鄉下鎮村,成為上寨小學的一名教師。據他回憶,當時有6個教學班,在校生200多人。

        隨著不少山區孩子隨父母外出務工,學生數量不斷減少,教育部門原計劃撤點并校。那時已經在村里教了28年書的許志輝,主動要求留下來,成為學校里唯一的老師。“盡管校舍簡陋,條件艱苦,但看著孩子們一張張可愛的臉龐、一雙雙求知的眼睛,我就有許多不舍,決心讓每一名孩子都成長成才。”許志輝說。

        近年來,全國約290萬名中小學(含幼兒園、特殊教育學校)專任教師,選擇扎根基層,為鄉村的孩子們帶來了希望。教育部教師工作司司長任友群介紹,此外通過“特崗計劃”、公開招聘、定向培養、“縣管校聘”、退休支教等多元培養補充交流機制,一支“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鄉村教師隊伍正在形成。

        不畏困難,為學生成才添磚加瓦

        “要盡己所能,讓每名學生都能綻放光彩”

        青海瑪多縣,持續不斷的余震讓鄉村教師拉尖本難以入眠。不大的操場上,十幾座藍色帳篷依次排列,帳篷里,膚色黝黑的拉尖本盤腿而坐,打開了話匣子。

        大學畢業后,拉尖本返回家鄉,成為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縣石乃亥鎮民族寄宿制小學的一名藏語教師。“知識改變了我的命運,我理應用學到的知識文化,回報家鄉。”拉尖本說。

        到了學校,拉尖本發現,最讓他頭疼的是學生輟學問題。“在牧區,學生們家住得比較遠,學校實施‘半月假’制度,上11天,休息4天,再到開學時,往往就會有三四個學生沒有回到課堂里。”

        “牧區的孩子們不喜歡住宿式學校、家庭勞動力不足等都是輟學原因。”拉尖本說,每到這時,他就會開上學校唯一的皮卡車,穿梭在無垠的草原上,把孩子們一個個接回課堂。

        “讓每個農村孩子都能接受公平、有質量的教育,幫助他們學到知識、改變命運,鄉村教師們默默奉獻著。”任友群說。在采訪中,鄉村教師們表達了這樣的心聲:在貧困地區從事教育事業,天地廣闊、大有可為。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讓更多孩子走出大山,共享人生出彩的機會。

        備課、上課、輔導、批改作業……到學校后,許志輝開始了周而復始的教學工作。

        2020年秋,上寨教學點迎來了7名一年級新生。每個教學日的清晨七點半,許志輝總是第一個到學校,打開教室門,整理教具,清掃校園,迎接7名學生,帶領大家晨讀。

        課堂上,許志輝一人負責著所有科目的教學工作;每個周一的早晨,許志輝都會安排升國旗儀式,“愛國主義教育,孩子們也不能落下”;平時,許志輝定期家訪,學生家庭有什么困難,他都會及時幫忙。“留在這里讀書的學生,需要更多關愛。每名學生都是潛在的人才,當老師的,就是要盡己所能,讓每名學生都能綻放光彩。”許志輝說。

        創新形式,鄉村課堂有了新變化

        “只要是為學校和學生,我一定全力以赴”

        一臺多媒體屏幕,實時展現市縣兩級的優質教學資源;輕輕點擊,平面課文便以動畫形式展現……在上寨教學點,這樣現代化的教學技術并不鮮見。多年來,許志輝參加各類培訓,把先進技術引入教學之中,同時研究改進教學方法,為孩子們提供優質的教育條件。

        拉尖本也一直在思考,如何能為孩子們帶去些新東西,他想到了足球。

        “足球課受到孩子們的普遍歡迎。踢足球,不僅可以鍛煉身體,還能培養規則意識。”為了讓足球課常態化,拉尖本向學校提交申請,組建了一支18人的足球隊,他與孩子們一起,觀看球賽、分析戰術、討論技巧。在當年全縣小學的足球比賽上,足球隊拿到了第二名的好成績。拉尖本常對孩子們說:“從硬件上看,與城里的孩子比,我們可能輸在了起跑線上,但只要努力,在終點處我們也有贏的可能。”

        “鄉村教師作為知識的傳授者,為鄉村教育帶來新氣象。在他們的努力下,農村孩子不僅‘有學上’,也能‘上好學’。”任友群介紹,近年來,通過教師培訓團隊研修、送教下鄉等方式,鄉村教師培養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不斷提高,隊伍的整體素質能力顯著提升。

        從2014年開始,鄧紅兆先后擔任學校教導主任、校長等職務。為了更好地提升老師們的教學能力,她一方面加強村小教師的出勤和教學質量考核;一方面在職稱、評優、崗位等級等方面更加向質量傾斜。

        “辦特色活動,鄉村學校也可以多姿多彩。”鄧紅兆說,“沒有專業老師,就把自己變成專業的。”幾年過去,陽光體育、經典誦讀、情景劇目……六個年級每個班都有了特色節目。學生困難,她就找到城區的企業和鄉賢先后籌款十幾萬元;師資薄弱,她便與名校主動接洽,加強師資培訓交流。鄧紅兆說,“只要是為學校和學生,我一定全力以赴。”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主站蜘蛛池模板: 91亚洲欧美综合高清在线| 成人人观看的免费毛片| 无码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免费 |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女人久久久| 久久精品国产久精国产| 一本色道久久88精品综合| **性色生活片久久毛片| 亚州三级久久电影| 两个小姨子韩国电影| 69av免费观看| 老扒的幸福时光|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精品久久| 日本电影痴汉电车| 夜爽爽爽爽爽影院| 国产亚洲综合色就色|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在线| 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91精品视频网| 苍井苍空A免费井线在线观看| 永久在线免费观看港片碟片| 日本成人免费在线观看| 国产高清在线观看麻豆| 啊灬啊灬啊灬快灬别进去| 亚洲五月丁香综合视频| 乱色熟女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综合AV免费观看| 99国产欧美久久久精品蜜芽| 被夫上司持续侵犯7天| 欧美成人精品大片免费流量 | 娃娃脸1977年英国| 国产午夜福利片| 亚洲日韩国产成网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精品 |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自在线拍国产电影| 午夜美女福利视频| 久久婷婷综合色丁香五月| 67194老司机精品午夜| 窝窝人体色www| 抽搐一进一出gif日本|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