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果:綻放在基層教育戰線上的鏗鏘玫瑰
1972年出生在西藏山南的查果,畢業后成了桑日縣絨鄉小學的一名教師。1990年3月參加工作以來,她把桑日縣基層教育當作畢生的事業。付出了很多艱辛和努力。她用一名共產黨員的忠誠、奉獻和熱情感染著身邊的每一個人。日常生活中,學生家長非常尊重地稱她為“教育專家”,學校的老師親切地叫她“知心大姐”,孩子們更是深情地喊她“校園媽媽”。
查果經常說,教書育人、培養下一代是她的理想,也是她的人生目標。在日常教學工作中,她將“不斷學習、與時俱進,做一名合格的教師”作為自己的座右銘,時刻注重提高教學水平。她所帶的學生品學兼優、積極進取、努力向上,有多名學生先后以優異成績考入了西藏班;她關心熱愛學生,從不放棄任何一個學生,為了使每個學生都能成才,實現自己的理想,她從思想教育工作入手,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開展個別談心,用賞識的目光看待學生,用鼓舞的眼神給學生以自信,用親切的語言肯定學生的進步。查果發自肺腑的關心愛護,贏得了學生的敬佩與喜愛,學生都樂意接近她,愿意與她談心交流,愿意把內心的困惑、生活的困難第一時間告訴她。在學生眼里,她是一名生活老師;在學校領導和老師眼里,她更是一名思想政治教育專家。
查果始終將“為了孩子的一切”作為工作準則,并貫穿于工作的每個環節。無論刮風下雨還是烈日炎炎,在學校門口總能看見查果老師的身影,她每天定時出現在學校門口迎接孩子們入校;不管自己多忙,她每周總會抽出時間對自己所帶的班級活動區域和食堂的安全隱患進行仔細檢查,一旦發現隱患立即安排整改,從不過夜。
盡管教學占據了她的大部分時間,但每當休息或有空余時間她都會去看望學校周邊的“五保戶”和困難家庭,給他們送去生活急需用品和慰問金,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她在黨員承諾書上還寫下了這樣一句話:“只要我還能走,我會去幫助更多有困難的人。”
扎西是桑日縣絨鄉吉龍村一個貧困家庭的孩子,因父親體弱多病,家中所有的事務都由母親一人承擔,身為長子的扎西心疼母親,主動退學在家幫助母親。查果老師得知此事后立即前往扎西家中,給扎西一家做了各類教育優惠政策的宣傳解釋工作,終于讓扎西重返校園。查果老師經常給予像扎西這樣的貧困學生物質幫助和精神關懷,扎西在他的作文中寫道“親愛的老師,謝謝您每次的鼓勵,上次您在全班同學面前讀了我的作文,表揚我寫得好并摸了摸我的頭,那一刻我幸福極了,仿佛被母親撫摸。謝謝您的教誨,我終生難忘。”如今扎西已大學畢業,成了一名鄉鎮公務員,為鄉村振興貢獻著自己的青春力量。
查果老師任勞任怨,從不計較個人得失。在2001年至2004年,她堅守在條件極為困難的絨鄉吉龍村教學點教書,一個人一邊教書育人、一邊當廚師,度過了參加工作以來最困難、最難忘的4年。在此期間,她四處奔波籌措資金,想盡一切辦法來提升教學點教學條件,改善學生的生活,讓家長放心地把孩子送到自己手中。那4年里,她與學生同吃同住,與學生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查果老師經常說:“面對一張張如花般的笑臉,聆聽一聲聲稚嫩的問候,我就感到內心無比的幸福和充實。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將更加努力工作,關心孩子們的學習和生活,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用最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在教育這片沃土上繼續勤奮耕耘,教書 育人。”樸實的話語,折射出一名共產黨員的博大胸襟。
查果老師先后榮獲自治區優秀教師、山南市優秀班主任、桑日縣優秀共產黨員、桑日縣雙學雙比女能手、桑日縣絨鄉三八紅旗手、桑日縣優秀班主任、桑日縣優秀教師等榮譽稱號。這些榮譽是對查果老師堅守教育事業、努力工作和辛勤付出的肯定,也體現出查果老師扎根基層、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精神品質。愿這朵在基層教育戰線上的鏗鏘玫瑰綻放出更加耀眼奪目。
(本故事文字由西藏自治區黨委黨史研究室提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桑珠孜區公安局禁毒宣傳進校園,為青春保駕護航
近日,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拉孜縣人民法院訴訟服務中心訴前調解中心,到全縣9個巡回審判點進行巡回指導,并在各點開展制度上墻工作,進一步提升巡回審判工作實效,規范巡回審判點工作制度。[詳細] -
西藏林芝市察隅縣讓大學生村官成長為基層新生力量
大學生村官是村級組織的“新鮮血液”和新時代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主力軍。為了發揮大學生村官作用,今年以來,察隅縣選派16名優秀干部到邊境村、產業發展重點村等擔任大學生村官。[詳細] -
中國預防青少年犯罪研究會、共青團西藏自治區委員會著力營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長良好氛圍
近日,由中國預防青少年犯罪研究會、共青團西藏自治區委員會主辦的第十五期全國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理論與實務高級研修班在拉薩開班。[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