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設計高質量作業——評《高質量作業設計方略叢書》
近日閱讀了上海市教育科學研究院胡慶芳研究員的新作《高質量作業設計方略叢書》(教育科學出版社),叢書分為《高質量作業賞析:國際樣本》和《高質量作業設計:實踐方案》兩冊。兩本關于作業專題中外實踐風貌各異的通識著作,令東西方高質量作業相映成趣。
寬闊的學術視野。《高質量作業賞析:國際樣本》一書在國際文獻綜述部分,特別從讀者閱讀的愉悅感出發,把豐富多元的研究成果以六個具體的問題串聯展開:“課外作業可以發揮什么樣的作用?”“哪些因素會影響課外作業的效果?”“課外作業做多長時間比較合適?”“什么樣的課外作業最有效?”“怎樣評價和反饋課外作業最到位?”“怎樣指導家長發揮作用?”環環相扣,娓娓道來。其中,有些研究成果對我國今天學校的作業實踐也具有參考意義。如美國密蘇里大學心理學教授庫柏的研究就很有意思,他研究發現,小學階段課堂有指導的學習比通過課外作業的學習成效更大,初高中階段通過課外作業進行的學習比課堂指導學習的成效整體要更好。同時他還發現,學習日里課外作業的量隨著每晉升一個年級增加10分鐘為宜。具體而言,一至三年級課外作業不超過15分鐘,四至六年級不超過45分鐘,七至九年級不超過75分鐘,十至十二年級不超過120分鐘。這個研究發現與我國教育部規定的小學一、二年級不布置家庭作業,小學其他年級每天書面作業時間不超過60分鐘和初中不超過90分鐘基本吻合。《高質量作業設計:實踐方案》對國內研究的成果則是以作業的內涵與功能、設計與布置、批改與反饋等為專題進行了精要的梳理和綜述。
生動的范例詮釋。《高質量作業賞析:國際樣本》的下篇“課外作業創意實踐的國際樣本”,全方位展現了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新加坡和日本等國中小學布置給學生的作業,橫向上并列細分成語言藝術、數學、科學和社會研究四大學習領域,縱向上羅列了小學、初中和高中三個學段,大小128個學習點的有益創編。這些林林總總的作業與現實生活密切聯系,與學生經驗息息相關,注重學生知識的應用、技能的鍛煉、思維的培養和情感的體驗。這些豐富多彩的作業經歷積極促進了今天的學生面對未來不確定性的從容,也成就了學生發展的無限可能性。作業的知識廣度、形式的鮮活生動、體驗的多元集成,都會給讀者留有諸多的理性啟示和創新觸動。《高質量作業設計:實踐方案》的“作業設計實踐篇”是研究團隊在扎根一線實踐的行動研究中,和實踐學校的教師們進行了充分的交流研討和作業的設計迭代,最后孵化出的30多個學科和跨學科的本土作業范例。既有基礎鞏固類作業,也有知識拓展類作業;既有活動探究類作業,也有創意物化類作業,還有綜合實踐類作業。全視角折射出了中小學生動鮮活的實踐成果。
系統的指導框架。正如書名所示,《高質量作業設計:實踐方案》確實為高質量作業在廣大中小學的踐行提供了實踐方案。作者團隊在廣泛的調研基礎上深度地剖析了教師在作業設計方面普遍存在的六大問題:機械操練痕跡太濃,忽視作業的趣味性;過于強調書面作業,漠視形式的多樣性;復習鞏固取向獨尊,輕視作業的生成性;作業布置照搬粗造,淡化作業的設計性;注重全班整齊劃一,無視學生的差異性;作業批改處理簡單,弱化反饋的指導性。與此同時,針對學生作業出現的各種問題,作者進行了深度的剖析和概括,并提出對癥下藥、個別化、差異化的反饋指導建議。在文獻研究的基礎上,作者團隊還進一步建構了“三維度六要素”的作業設計及評價標準,即目標維度上的課時目標的關聯性、學生學情的針對性、難度要求的層次性和目標功能的整合性,內容維度上的鮮活性和形式維度上的多樣性。
(作者系湖北師范大學教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十四五”期末,每千人口擁有3歲以下嬰幼兒托位數將達到4.5個
為滿足群眾就近托育需求,武漢市大力推進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各類托育機構達800余家,總托位數超過3萬個。近年來,國家發改委、國家衛健委積極開展普惠托育服務專項行動,給予每個新增托位1萬元補助,近3年下達中央預算內投...[詳細]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科技商學院成立
26日,由安徽省政府、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市政府三方合力共建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科技商學院正式成立。 [詳細] -
調查:93.9%受訪家長認同體育鍛煉要成為青少年終身習慣
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加快建設體育強國。在體育強國建設的過程中,青少年體育是重中之重。重視青少年體育,培養運動興趣,養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具有重要意義。 [詳細]